绵阳新闻网讯 为了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及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6月22—27日,四川省刘朝霞名师工作室联合壤塘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壤塘县8名“一村一幼”骨干教师及辅导员赴绵阳优质幼儿园开展了以“跟岗学习 研修成长”为主题的一周入园跟岗研修活动,旨在学习交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的新问题、新思路和新经验,推动“一村一幼”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助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
6月23日,一场庄重而热烈的开班仪式在绵阳市开元实验幼儿园拉开帷幕。四川省刘朝霞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刘朝霞园长出席仪式,强调本次研修旨在通过“深度浸润”让教师近距离观察、体验先进保教模式,要求学员珍惜机会、学用结合,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注入新活力。
开班仪式结束后,跟岗教师迅速投入学习,教师们深入结对班级,全程参与幼儿一日活动,学习指导老师晨间接待、集体教学的组织策略,生活环节的指导技巧、游戏时间的共同参与……在沉浸式体验中,全面学习班级管理、教育方法及家园沟通策略。积极参与跟岗班级“期末汇报”与“大班毕业典礼”活动,从活动策划到场地布置,从幼儿成长照片整理到毕业舞台装饰,跟岗老师们与园所指导教师协同合作,在实践中收获专业成长。
据了解,此次跟岗研修还走进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幼儿园、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小学附属幼儿园、绵阳市公园路幼儿园(北绵园区)三所幼儿园,大家以参观环境、观摩活动、对话交流、问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了绵阳市各优质园所的学前教育经验,全面了解各个园所在“园所管理、环境创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家园共育”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6月25日,跟岗教师参加由教育部“双名计划”何云竹名园长工作室发起,联合绵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幼儿园园长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5年绵阳市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提升公益培训”。培训以“幼儿园课程变革与创生”为主题,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讲座与案例分享,共同探索园本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虞永平教授在《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主旨报告中,立足儿童发展规律,深刻阐明“儿童是课程核心”的理念,指出课程的根本问题即儿童问题。他结合丰富案例,系统阐释了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儿童意识、目标意识、计划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反思意识”等六大核心课程意识,为参训教师构建了坚实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框架。
崔勇副主任在《AI时代的幼儿教师》专题讲座中提出,AI时代正在重塑教师的思维模式与职业境界,最优秀的幼儿教师,将是那些能够娴熟驾驭技术工具,同时始终以温暖之心守护孩子童真的人。他勉励教师们坚守教育本质,以纯粹之心应对复杂挑战,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在真实场景中着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育部“双名计划”何云竹名园长工作室两位成员园长分享了课程改革的实践案例,分别展示了幼儿园课程创生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教师如何立足儿童本位,创新课程实践,并清晰展现了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与显著成效。
6月27日上午,四川省刘朝霞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与“一村一幼”跟岗教师一起进行跟岗总结座谈。跟岗教师分享一周的学习心得感悟,指导教师谈跟岗期间的教师学习点滴。
此次跟岗研修,通过“多园所浸润+多环节跟岗+多主题研讨”的模式,让参培教师全面接触优质园所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在“看、学、做”中深化对“幼儿评价”“保教质量”的理解。正如领衔人刘朝霞园长所言:“希望老师们将所学带回村幼、辐射更多偏远园所,以点带面推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未来,四川省刘朝霞名师工作室将持续深化"一村一幼"参培教师实践转化跟进工作,通过“线上研讨+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形式,助力教师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教育实践,为民族地区幼儿成长筑牢更坚实的教育根基。(陈丽娟 张焱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