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我的高考
发稿时间: 2025-06-22 10:35    来源: 绵阳日报


  □ 雷长江

  那一年,两次高考失败后,我辗转来到省城,寄宿在表哥家里,在一个着名高中的补习班继续我的“高五”生活。

  其实,四年前我是本地农村中学唯一一名升入重点高中的优等生。高一的时候,我意气风发稳居班级前十,蛮有把握考入本科院校。然而命运似乎并不垂青于我,高二开始,我饱受疾病的困扰,渐渐失去了斗志,虽然每天仍在刻苦勤奋,但是收效甚微,成绩直线下滑,到了高三,我已跌落到三十名开外。

  那年七月,我终没有跨过高考的独木桥,曾经固执地以为,升入重点高中就等于一条腿已经迈进了大学校园的美梦,瞬间灰飞烟灭。当考上大学的同学收拾行囊或南下或北上开始崭新生活的时候,无奈的我又回到熟悉的校园复读,妄想着东山再起,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然而补习班的纪律很松散,环境也和应届生相差很远,学习完全靠自己。那一年,我在落榜的打击和自责、自卑的叹息中过得很快,原以为凭我的执着和坚毅我会拥有成功的辉煌,未曾想那次考试中的意外又一次让我与大学无缘。

  记得次年高考,第一堂考语文,是我能拿分的优势科目,没想到在答卷过程中精神高度紧张,突然哆嗦,冒虚汗,头晕目眩,监考老师轻声安慰我不要着急,还帮我擦汗,给我扇风,谁知越是那样我头疼得越厉害,最后只有眼睁睁地交了一份未答完的试卷,然后头重脚轻地离开了考场,跑到一个角落里放声痛哭。

  结果可想而知,我再一次与大学失之交臂。

  那年暑假,我独自躲在屋子里羞于见人,朴实的父母整日为我唉声叹气。这时在省城大学当教授的表哥听说我的遭遇,他认为我有潜力,于是说服父母把我接到省城联系补习班,叮嘱我好好学习。

  我知道这是我最后的机会,已别无退路,只有放手一搏。那个补习班师资力量很强大,在那里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各科进步明显,尤其是令我头疼的物理,得到了质的飞跃,我像一条小鱼始终游在班级前列。学习间隙,表哥表嫂帮我重塑信心,使我走出了前两次名落孙山的阴霾,我青春的天空总算出现了一抹蔚蓝,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第三次高考,表哥一直都陪在我身边,生怕我出现意外,可我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轻松。经过焦急而漫长的等待,成绩下来了:468分。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数字,然而只与省属专科差了10多分,我又一次与大学擦肩而过。

  那一年是1992年7月最后一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

  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可惜我心灵的田园依旧是一片荒芜。那段日子,我一边等待市属专科的录取结果,一边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8月末,冥冥之中我收到了辽宁省一所农校的录取通知书,命运又给了我一次上学的机会,我含泪来到那座辽西名城,读了两年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小镇工作。

  工作后我报名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继拿到了沈阳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大专证书和辽宁大学中文本科证书,总算圆了今生那个让我耿耿于怀的大学梦!

  那一年,我的“高五”生活因我的坚持而熠熠生辉,我最终梦想成真,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