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益
如何“以夜兴城”?这场直播他们这么说|2025《对话·提案去哪儿了》
发稿时间:2025-06-06 09:37   来源: 涪江观察
  摘要:去年初,在政协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何军提交了一份充满烟火气的提案——《关于绵阳夜经济发展的建议》。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6月5日,市政协和FM103.3联合推出的大型广播直播访谈节目《对话·提案去哪儿了》,以“以夜兴城-推动绵阳夜间经济提档升级”为主题,邀请到市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回看办理成效,与听众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绵阳夜经济。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

  去年初,在政协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何军提交了一份充满烟火气的提案——《关于绵阳夜经济发展的建议》。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6月5日,市政协和FM103.3联合推出的大型广播直播访谈节目《对话·提案去哪儿了》,以“以夜兴城-推动绵阳夜间经济提档升级”为主题,邀请到市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回看办理成效,与听众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绵阳夜经济。

  

2.jpg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时在写这份提案时,我心里的总结就是七个字:白天要懂夜的‘嗨’。”何军说,经过前期调研,他认为绵阳的夜间经济存在消费群体缺乏“年轻态”、点状分布缺乏“集聚度”、千市一面缺乏“吸引力”、品牌营销缺乏“策略性”等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护航夜经济的路径。

  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锐介绍,在夜间餐饮消费方面,去年以来,通过大力发展夜市,全市形成规模的夜市近40个,孔雀公园、东原夜市、万象不夜城等非常受市民的欢迎,同时,围绕夜间娱乐消费,我市通过加快建设体育公园、开放体育场所,引进脱口秀、话剧等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了市民的消费需求。绵阳市今年一季度夜间消费占比达52.5%,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引擎。

  围绕打造夜间文旅消费的新场景,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市博物馆馆长许志鸿说,去年绵阳新增文创集市等消费空间117处、夜间文旅消费业态36个、新场景建成投运35个,“绵州记忆”、罗浮山温泉度假区、仙海水利风景区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进行了扩容升级,通过新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丰富夜游、夜娱文旅项目和活动,为市民朋友和游客朋友们提供更优的文旅服务和文旅体验。

  谈到夜经济的管理,市住建委一级调研员吴明见提及他们的工作目标——“硬件设施有底气、服务保障有温度、监管治理有力度”。具体来说,市区住建部门联合多单位对规划有所欠缺的夜市进行改造升级,给三江半岛、青年广场、富乐山等地装上了新的智慧路灯,对外摆摊位的期限、流程、管理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直播过程中,有听众提出丰富夜间消费形式、增加夜间消费休息区等具体的建议,相关部门也及时做了回应。

  “咱们可以依托‘科技城’和‘汉唐文化’这两个双IP,打造‘科技+文化’的夜间经济品牌”“可以参考重庆洪崖洞的模式,全时段运营一些便利店和交通接驳”“可以学习长沙‘主题市集+社交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开展社群化运营”……总结回顾前期探访其他地方夜经济的收获,何军又提出了几点建议。

  

3.jpg

 

  活动中,委员、听众谈想法,相关部门做介绍、听建议,“夜间经济”不再只是冰冷的几个字,它给予了相关部门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李锐表示,接下来商务局将围绕这几项重点工作助力夜经济——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支持夜间消费场景提档升级;完善夜间配套服务,加大夜间经济招商力度,重点引进知名品牌、连锁餐饮品牌、沉浸式娱乐项目运营方;鼓励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开展系列夜间促销活动,持续提升夜间消费便利性与体验感。

  “我们将科学布局‘科技+文化’主题街区、特色商圈等夜间经济载体,考虑建设更多适合举办社交活动的开放式空间等,为年轻群体打造充满活力的夜间社交场所;同时,强化设施建设,从优化夜间照明系统、升级改造环卫设施、规范经营场所秩序、加强夜间保洁等方面入手,为夜间消费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吴明见说。

  “我们将继续统筹利用好虹苑剧场、绵州大剧院等剧场资源积极开展精品剧目演出;用好激励政策大力繁荣演出市场;鼓励景区景点开发夜间旅游的产品和线路;推动特色餐饮街区‘上马望蜀苑’、主题文化街区‘跃进路文化产业园’建设;联动县市区开展文化和旅游主题消费周、消费月、消费季活动,持续培育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集聚区。”许志鸿表示。

  (涪江观察记者 唐显枚 李媛媛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