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州区黄土镇的四川国豪种业水稻制种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人工父本栽插秧。
绵阳新闻网讯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安州区黄土镇的四川国豪种业水稻制种标准化生产基地,一片生机盎然的繁忙景象,翠绿的秧苗与宽阔的水田相辉映。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人工父本栽插秧。搬运、拉线、插秧……一连串娴熟的动作下来,农田披上了“绿装”。
“当前,水稻制种进入了移栽环节,由于技术要求严格,父本栽插以人工作业为主,再过几天就采用机械插秧,完成母本的移栽。”国豪种业生产经理李守国介绍,制种水稻种植很讲究技术,插秧过浅会造成散苗、倒苗,插秧过深则分叶差,后期穗少。
国豪种业在安州花荄、黄土等地水稻制种面积达1800余亩。近年来,该公司采用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种子,出口越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每年出口12万公斤左右。“我们目前主要做‘冈优725’和‘国香优215’这两个品种的出口,由于种子高产稳产抗性好,品质优良,深受国外用户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我们的杂交水稻品种被称为‘东方魔稻’,是丰产的象征。”李守国告诉记者。
一方沃土,育一方水稻。安州土地肥沃、光温条件好、雨水充沛,是四川省重要的产粮基地。安州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蒋涛表示,安州始终将基地建设作为种业发展的重点,制定出台《关于支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八条措施》,先后整合投入资金5亿元,建成标准化水稻制种基地12个共计4.5万亩,制种基地做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农田建设标准化、制种全程机械化、种子加工自动化、流程控制信息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安州形成了“塔水—花荄—黄土—河清—秀水”百里水稻制种走廊,制种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每年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种子达千余吨,现代种业已经成为当地一张特色鲜明的产业名片。
下一步,安州将聚焦建成“5万亩国家级制种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目标,进一步完善水稻制种标准体系,加大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力度,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加大种子执法力度,全方位提升全区制种业竞争力,为全面打好种业振兴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安州融媒记者 安峥 宋德平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