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绵阳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推进的新型技术改造体系
工业设备“焕新” 产业发展提速
在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加工、装配产线上,工人有序作业。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增长,也能促进产业发展、释放内需潜力、支撑绿色转型。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绵阳积极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推进的新型技术改造体系,今年将实施在库技术改造项目242个、计划总投资363.1亿元,更新设备1000余台(套)。
记者日前在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刚刚“焕新”并投入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加工、装配产线上,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用于减速器制造的零部件材料送入传送带,进行进一步加工。待减速器组装完毕,传送带立即将产品送到模拟程序中进行测试。整个流程高效,只需极少人工参与,平均不到两分钟就会有一个汽车减速器下线。
“新产线是在原有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差速器等产线的基础上投入了2.4亿元,更新购置了数控高速磨齿机、数控车床等130多台高端智能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锐表示。
新产线还更新购置了在线AI检测系统等智能设备。“引进智能设备后,每一台设备都有一个专业的CCD(在线视觉检测相机),通过360度无死角拍摄,连着图片来识别物料有没有异常,准确率达99.8%,对产品质量有很大提升。”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电驱动事业部生产主管徐文说。
从今年开始,富临精工便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制造产线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检验检测设备等开展了大批量改造升级,前后将投入资金近4亿元。“政府部门积极解读相关政策,指导我们获取专项补贴基金,并全程跟进项目建设情况,在改造过程中,给予企业生产要素的保障,使项目按计划推进。”刘锐说。
通过工艺优化、产线布局调整设计、先进数控装备更新,富临精工全厂生产效率提高10%、制造及运营成本节约2000万元/年、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10%,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大,新增产值1.5亿元,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也为区域内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了示范。
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四川绵阳工业园等地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需求开展了全面摸排,并分类施策,从政策引导、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积极予以帮助。
“我们聚焦机械、电子、显示等领域,深入实施‘智改数转’,分类施策推进产线升级改造,并培育富临精工等标杆企业3户,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促成45项核心技术突破。”四川绵阳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傅鹏表示,还创新“园区e贷”金融产品,破解企业融资屏障,受理12户企业申请授信,并成功提款2000万元;协助14家企业申报并获省市“智改数转”项目资金4400余万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除了加强服务,绵阳还联合华为、腾讯等110余家企业、机构,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联盟,为市内外超3000家企业提供转型方案。现已累计创建国省级绿色工厂85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7%,制造业重点领域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均居全省第二位。(涪城融媒 记者 刘曾太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