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绵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56.13%。依托优质森林资源禀赋,近年来,绵阳率先在全省开展“森林四库”(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厚植绿美本底,走出经济发展的新路。
近日,省林草局出台全省首个支持市州建设“森林四库”的意见——“关于支持绵阳市建设‘森林四库’强市十条措施”,从支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建设国家储备林、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为绵阳“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在支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方面,支持实施“一县一特色园区”培育计划,指导开展“森林药材领先、木本油料提质、林下经济培优、木本粮食双增”四大行动;在支持建设国家储备林方面,明确专人定点联系指导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支持包装申报新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在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方面,支持宣传推介大熊猫自然教育和文化,打造“大熊猫第一市”生态品牌;在支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方面,指导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支持建设古树公园;在支持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指导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指导建设川北木本药材种质资源库。
意见还明确,在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指导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广“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林农”“专业合作社+林农”等模式,探索建立“林草碳汇+”等制度机制;在支持优化林业发展空间方面,明确专人跟踪指导林草湿荒普查,优化“森林四库”建设林地空间,指导市县两级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实施方案和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在支持综合防灾能力建设方面,指导开展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防控,支持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在支持林草科技赋能提升方面,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来绵开展林业科技咨询服务,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支持强化林草要素保障方面,指导绵阳市编制“十五五”林草发展规划、森林防火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支持重大项目纳入四川林草发展“十五五”规划。
以此为背景,近日,我市正式发布了第4号林长令——《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森林四库”强市的令》,要求发挥林长牵头抓总作用,市县林长制成员单位要密切协作,市县林长制办公室要统筹协调,推动“森林四库”建设一年一个台阶高水平迈进,助力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
林长令明确,要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实施储备林项目建设提质、重大森林生态修复、林草资源管理保护“三大行动”,着力夯实绿色本底;要坚持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做优做强现代林粮产业、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康养、积极推进林草碳汇交易,着力推进生态价值转化;要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森林四库”建设空间、推动林业科技创新,着力激活林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近年来,绵阳始终把建设“森林四库”强市放在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大局下来谋划和思考,2025年获建设第一批“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2个、基地8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省级财政奖补资金3600万元,居全省第二;获省政府林草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获2024年度市(州)党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在完善政策体系、细化目标任务、健全推进机制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快建设‘森林四库’强市。”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邓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