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阅读改变人生
发稿时间: 2025-04-27 09:03    来源: 绵阳日报

  □周永珩(北川)

  阅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次心灵的远行。于我而言,阅读更是黑暗中的明灯,引领我穿越生活的重重迷雾,走向充满希望的光明之地。曾经,作为一名听力残疾人,我的世界是寂静的。只能通过看别人的嘴唇去辨识话语的大概意思,这让我在交流中充满了无奈与自卑。初中勉强毕业后,我在一学校食堂上班,微薄的工资、单调的工作,加上内心的自卑,我常常一个人长吁短叹。那时的我,就像一只被困在黑暗角落里的小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恐惧。

  然而,阅读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世界。因为爱好文学,我通过报刊结识了许多天南海北的残疾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强和不屈。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文字,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残疾。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尝试写作,1990年至1992年期间,我陆续发表了一些诗歌散文和通讯,被绵阳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阅读与写作,让我找到了自信,也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1992年的某一天,我偶然在《中国残疾人》杂志上看到介绍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文章,我被深深吸引。当时北川新华书店没有这本书,我特意写信到《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去购买。没想到,杂志社竟从北京给我免费寄来了书,还附上信函鼓励我多读书多写作。史铁生的文字,如同一剂良药,治愈了我内心的伤痛,给了我积极的人生态度。此后,我又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等作品,反复阅读。他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热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的障碍。

  1993年我和妻子结婚后,微薄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我怀揣着仅有的两千块钱摆起了地摊,在熙攘的集市中艰难地寻找着生活的希望。那时的我,就像海洋里的一叶扁舟,在风浪中飘摇不定。然而,阅读如同罗盘,为我指引了前行的方向。我在书中汲取着商业智慧、经营之道,每一页文字都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我在商海探索的心灵。随着不断地阅读与实践,我做生意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我并未满足于此,阅读给予我的是不断进取的动力。我继续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销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素养。

  2000年夏天,我的杂货铺又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升级为一家宽敞明亮的百货商店。百货商店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一位顾客的笑容都像是对我努力的肯定。而我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荣幸地获评为绵阳市“光彩之星”。这个荣誉,不仅仅是一份奖励,更是阅读改变我命运的有力见证,它让我深刻地明白,阅读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只要坚持不懈地阅读、学习,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2008年9月我进入北川残联工作,震后十几年,我在全国各地的60余家报刊上发表了1500多篇文学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党报发表2000余件新闻报道。

  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与温暖;它可以提升我们的素养,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加从容和坚强。

  阅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它让我从一个封闭、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开朗、自信的人;它让我在困境中不放弃,在成功时不骄傲。它不仅改变了我的个人命运,也让我有能力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书为伴,用阅读点亮自己的生命,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的人爱上阅读,让阅读的光芒照亮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