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读书的“甜头”
发稿时间: 2025-04-20 10:13    来源: 绵阳日报


  □ 王月娥(游仙)

  从小到大,酷爱读书让我尝到不少甜头。

  小学时,家里仅有的几本小人书早就被我翻烂了,我就将搜寻的范围扩大到堂哥堂姐家,他们家除了有小人书,还有《故事会》《青年文摘》《中学生读写》等杂志,我常常赖在他们家不走,没看完的书就央求哥哥姐姐们允许我借回家看。在家里看书常常看得忘记吃饭,“你那么喜欢看书,干脆钻到书里面去嘛!”母亲时常这样对我说。“那好啊,我愿意做条书虫!”我头也不抬地回道。

  爱看书的习惯让我对文字很敏感,书中的故事、人物、情节都被我记得牢牢的,这份愉悦感必须要与人分享啊,于是在上学路上、放学路上、放牛的山坡上,我就给小伙伴们讲书中的故事,什么《人参姑娘》《牛郎织女》等等,讲得绘声绘色,小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每天催我更新,我也算是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批粉丝。

  阅读中积累的语感让我的作文水平也越来越好,语文老师常常将我的作文当范文在全班朗读。小学四年级时,乡里举行作文比赛,我代表我们村小参赛,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赛事,前所未有的激动。还记得当时小心翼翼地打开题卷,瞥见题目是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我沉思片刻,当即在题目上补充道“参加作文比赛”然后现场有感而发,将我参加作文比赛的先前经历、中间感受、后期猜想一一道来,有详有略,真挚感人。评审结果出炉,我以平均分96分的绝对优势力压其他选手,获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支四芯合体的按压式圆珠笔加一本精美硬面抄笔记本,那时别提有多新潮了,引得同学们羡慕不已。因此,我的语文老师也获得了优秀指导奖——精装水杯一只,他乐得合不拢嘴,直夸我能干。

  初尝甜头的我一发不可收拾,更加喜爱阅读、喜爱写作。我的家乡地处大巴山深处,偏远闭塞,那时能借到的书毕竟有限,我就将自己的零花钱省下来订阅杂志,然而身在遥远异乡的那些杂志到来的速度远远不及我的阅读速度,每次邮局的老爷爷到校门口,我就飞奔过去询问他。订阅的杂志上常常有征稿启事,我就试着投稿,虽然大多数时候都石沉大海,但有时候也会收到投稿建议和样刊,这就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二的时候,我终于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写给父亲的一首小诗。当我收到杂志样刊时,激动得语无伦次,同学们都围过来祝贺我并奔走相告,消息很快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当时那样的农村中学,我这样的举动是绝无仅有的,同学们因此称我为“才女”,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于是又不断写稿、投稿,后期又陆续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一些“豆腐块”。发稿最大的甜头就是有稿费,每当看到汇款单上那十元、二十元的数目时,我都喜滋滋的,因为那意味着又可以买更多我喜欢的书来读了。长期阅读也有一个坏处,视力直线下降,初三时,我不得不配了我人生中第一副眼镜,用的是自己挣来的稿费。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的阅读范围更广,阅读时也更细致,带着对文字浓浓的好感,高中文理分科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在文科班,我的阅读和写作优势更加得以展现,写班级日志、编辑黑板报信手拈来,在校园辩论赛上,我妙语连珠,接连几个反问句将对方辩友驳斥得哑口无言,最后我方力挫对手获胜,我也因此获得“最佳辩手”。这些荣誉都是阅读带给我的甜头,平时埋首书堆、一言不发,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一鸣惊人,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读师范时,学校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偌大的阅览室安静而敞亮,全身心沉醉在书海中的感觉真是太爽了,同时我还加入了学校文学社,和一帮兴趣相投的同龄人相互交流切磋,好不惬意。

  走上工作岗位后,整天和孩子们打交道,我用我的成长经历给孩子们现身说法,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亲近阅读。我经常带领他们共读一本书、共写读后感,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分享书籍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悟。在我的引导下,许多孩子也成了“小书虫”“小书迷”,他们喜爱阅读、乐于写作,经常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得奖励,我也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经历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生的际遇如此奇妙,书香浸润,传承美好。

  在校期间,学校领导有时也会安排我写一些迎检的汇报材料等等,渐渐地,我的文字功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被提拔为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几年后,恰逢区教育局需要人手,我又被推荐到区教育局挂职锻炼。工作岗位发生变化,面临新的工作要求,从未有过机关工作经验的我起初非常惶恐,生怕自己出错,除了虚心向同事们请教之外,就是埋头读书,我买来一大堆公文写作类书籍,用心阅读、细心揣摩,逐字逐句学方法、悟道理,再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慢慢也就适应了新环境,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已经深深扎根在心田,工作间隙除了陪伴家人,我最多的业余时间基本都花在读书或写作上了。现代生活的便捷为我们提供了海量丰富的阅读资源,纸质书、电子书,实体店、网购,看书、听书皆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愿意,都可以享受书的包围、书的慰藉。兴趣来了时我依然会写些散文、诗歌、故事等投稿,偶尔也见诸报刊,每次收到稿费,我还是会欣喜不已,一如当年青葱岁月那般,书香不减,墨香不断。

  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而我捧起一本书,就像捧起一泓清泉,直入心扉的甘冽,让我尝到了甜头。这“甜头”,我愿意一直品尝下去,无论人生境遇如何转变,直至生命的终结!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