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
“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凌晨勇救落水者牺牲的外卖员刘应强的故事有了更多后续。日前,游仙区人民政府授予刘应强“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
3月27日凌晨4时许,游仙区东津桥边,正在送外卖的刘应强发现一名落水者在河水中挣扎。生死瞬间,刘应强没有丝毫迟疑,纵身跃入河中施救。最终,落水者成功获救,刘应强却被卷入水中,生命永远定格在44岁。连日来,刘应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在舆论场引发如潮赞许和缅怀。
让人感喟的是,如此义举,在刘应强不是第一次。如同侠义话本里的英雄人物一样,这位市井侠者一次又一次用义无反顾的选择,诠释了所谓英雄并不全是自带光环的主角,而可能就是日常生活里平凡的你、我、他。他们如此普通,如果没有某些特定的事件,即便擦肩而过你也可能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
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历史,走在这世上。美好生命的逝去让人遗憾万分!在如今人们更加理性看待见义勇为、拒绝道德绑架的社会舆论中,在危难时刻是救人还是自保,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正因如此,刘应强的勇往直前更显弥足珍贵——千钧一发之际,他内心纯粹的勇敢与真诚完全超越了利弊权衡,让最普通的人生呈现耀眼的光华。这种下意识的、无滤镜加持的勇敢与善良,哪怕再微小,也会留下自己的痕迹,沉淀为我们的精神坐标。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及时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大力宣扬他们的英勇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方能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近年来,这样的人和事在绵阳屡见不鲜,他们以凡人之躯,行英雄之举,标注了城市的温度与高度——
52岁的绵阳务工者黄学贵,虽二十年未涉深水,却在危急时刻纵身跃入河中挽救生命;出租车司机柳勇,凌晨寒冬中跳入刺骨淤泥塘,几近力竭和众人合力救起轻生女子;三台县潼川古城72岁的李隆兴老人,面对湍急江水毫不犹豫,搏击激流成功救下落水者……这些看似常人眼中的市井“小人物”,以平凡英雄的人性光辉感动着无数人,构成了城市精神的“脊梁群像”。平日里,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的朋友、邻居、同事,但只要有人陷入困境,他们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不顾危险,舍身为人,阐释平凡人的大爱,让整座城市拥有温暖的底气。这种力量让人深切地感到,在绵阳,当危难发生之时,你我他,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热心帮助,也有足够的善良和勇气,去除恶扶危、救助他人。
不是每一个侠义故事的结局都圆满收场,刘应强的牺牲令人心碎,但他的英勇壮举却给我们温暖的启示。他让我们看见:英雄主义从未远去,只是隐匿在烟火人间里;道德之光也无需镁光灯,它在每个平凡人内心的角落静静闪烁。当我们为英雄深深感动落泪时,其实是在致敬自己灵魂中同样的火种——那束在黑暗来临时,足以照亮他人的光。
致敬平凡英雄——刘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