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绵阳:“钢铁驼队”跑出开放合作加速度
164列班列“带货”全球近20个国家
发稿时间:2025-04-10 08:34   来源: 绵阳日报

 

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抵达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一列满载“绵阳造”智能家电的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鸣笛启程,15天后便能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运输时间比传统海运缩短20天。

  作为国家铁路二级物流基地,成都铁路物流中心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正以惊人的能级跃升,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入“加速时代”。

  “得益于基地货运能级跃升,我们实现‘即到即走’。与以往人力装卸作业相比,到达转运时间缩短了50%。”成都铁路物流中心绵阳营业部党总支书记李颖指着数字大屏上的实时数据介绍,这段时间,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用龙门吊对陆续运到绵阳的3.3万吨粮食进行转运,集装箱到达基地后,1天内即可转运出场,实现“落地即转运”。

  站在15米高的平台俯瞰,5条到发线如同钢铁动脉贯穿基地,3条装卸线同时作业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自2021年投运以来,占地1300多亩的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年货运能力突破500万吨,远期规划可达1000万吨。基地新增集装箱装卸线,扩建仓库,大幅提升了货物集散效率,为国际班列常态化开行奠定硬件基础。

  自2022年6月首发以来,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绵阳先后开行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南向)、中亚班列,发送货物23.9万吨,到达货物562.7万吨。其中,开行中欧班列132列、中亚班列19列、南下班列13列,目的地覆盖俄罗斯、越南、波兰等近20个国家。

  作为班列主力货品,“绵阳造”家电、汽车配件、化工材料直达欧洲,运输时间较传统海运缩短20天,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绵阳一汽车零部件企业算过一笔账: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每一集装箱节省运费4000元,年降本超过300万元。

  反向流动的国际商品同样令人瞩目。2024年,绵阳市粮油集团通过回程班列进口哈萨克斯坦饲料用小麦粉1.26万吨,并计划3年内实现粮油进口额20亿元,丰富本地供应链。这种双向畅通的贸易流,使绵阳形成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新格局。

  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是以公铁联运为主的区域性铁路物流枢纽,是绵阳发展国际物流的重要支撑,更是绵阳融入“一带一路”的核心引擎,成为改写西部陆海新通道时空距离的关键变量。

  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班列绵阳组货基地,我市将依托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的枢纽优势,进一步加密中欧班列频次,拓展至格鲁吉亚、德国等新线路,建设铁路海关监管场所、国际集装箱堆场,实现“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同时,联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南向),形成“西向达欧、南向通海”的双通道格局,推动绵阳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跃升。

  “基地将根据客户需求开行各类点对点班列,协调优化编组方案,有效降低中途站停留时间。同时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运量大、运价低、全天候等强大优势,助推绵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基地未来的发展,李颖信心十足。

  记者手记

  当一列列“钢铁驼队”驰骋在亚欧大陆,改变的不仅是货物位移速度,而是绵阳与世界的距离。绵阳,一个距离海港1500公里的内陆城市,正通过加快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为西部内陆打开新的出海口。从交通枢纽到买卖全球,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这座物流基地的能级跃升故事,正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

  (记者 宋德平 辜宇琪)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