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绵阳: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
发稿时间:2025-04-04 08:44   来源: 绵阳日报

 

 市民以鲜花等代替传统的香蜡纸钱及祭品,缅怀已故亲友。

  绵阳新闻网讯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市各大公墓、公共网络祭祀平台迎来了祭扫高峰。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我市文明祭祀的风气更盛,移风易俗推进更加有力。

  在游仙区百芳公墓,众多前来祭祀亲人的市民以鲜花、绢花、花篮等代替传统的香蜡纸钱及祭品,缅怀已故亲友。

  “可以免费领取清明缅怀丝带和寄语卡,把想对亲人说的话写在这个卡上。”在公墓门口,志愿者正为有需要的市民免费提供清明缅怀丝带及寄语卡。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文明祭扫,不带纸钱、明火入园”的温馨提示。在墓园门口及另一个点位,工作人员在省民政厅的文明祭扫大屏监测点可随时查看各陵园的情况。

  “为了方便市民缅怀逝去的亲人,我们还免费为祭扫市民提供毛巾和水桶,方便他们擦拭墓碑;指导有网上祭祀需求的市民扫码进入网上公共平台绿色祭祀亲人;设有志愿者劝导岗,劝导市民‘纸钱变鲜花’进行祭祀。此外,还设置了摆渡车,市民可以坐摆渡车到达墓园祭扫。”绵阳百芳陵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维说。

  在江油市西郊的园宝山公墓,专门设立了“鲜花换纸钱”服务点,免费为市民提供千纸鹤等各种形式的寄托哀思用品。

  同时,公墓内还设立了清明哀思墙、时光信箱等,供市民抒写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为方便市民扫墓,从3月20日起至4月4日期间,还临时开通了扫墓专线,每天运行8趟公交车,覆盖江油城区大部分公交站点。

  “清明哀思墙、时光信箱,这些有温度的举措,引导大家用文明绿色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文明环保又有新意,杜绝了引发火灾的可能。”刚扫完墓的市民程女士告诉记者。

  在城区圣水陵园、九龙山公墓等,众多市民也选择了绿色环保的方式祭祀逝去的亲人。

  “云祭扫”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很方便,也能缅怀故人,受到追捧。

  在绵阳工作多年的陈晓云是山西人,很少回老家。他通过扫描“仁孝四川绿色祭奠”微信小程序,在线上平台创建网上纪念馆,上传了逝去亲人的照片,在网上献花,寄托哀思。

  “这是我第一次‘云祭扫’,过程简洁,仪式肃穆,同样能够表达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陈晓云说。

  “我来自河南,这两年每到清明节,就通过四川省民政厅建立的公共平台仁孝四川APP进行‘云祭扫’,指尖寄哀思,对我们外地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绵阳一企业工作的小赵说。

  在绵阳各县(市、区)墓园,通过前期多形式的倡导,广大市民也通过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形式寄托哀思。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鲜花祭扫、“云祭扫”为契机,真正推动移风易俗,让文明祭祀在绵阳蔚然成风。(记者 彭雪 张瀚巍 陈元松 朱博文 文/图)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