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绵阳开放绿地共享度持续提升
“草坪自由”点燃市民“微度假”热情
市民在草地上休闲
这个周末,你打算去哪儿遛娃?
在绵阳,随着越来越多的开放绿地投用,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实现了“草坪自由”,一个个休闲好去处让周末市区露营、午间草坪休憩成为市民的全新体验,绿色福利触手可及。
今年,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打卡?
开放绿地
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受追捧
阳春三月的金西湖,山光水色倒影婆娑,湖岸边,一片绿地、几顶帐篷、一桌美食,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温润的湖风迎面而来,抽芽的草木和烂漫的柳绿令人赏心悦目,“诗与远方”的美好就在家门口。
三公里外的草溪河沿岸绿地同样人气满满。只要天气晴好,这里就有带着帐篷前来赏春的市民,放风筝、垂钓,温一壶茶、读一本书,家里的宠物狗追着放风筝的小主人撒欢,市民郑女士说:“这样的日子,待一天都不腻。”
伴随“公园20分钟效应”走红,每天去公园绿地漫步休闲成为备受市民追捧的生活方式,甚至被称为“当代人的精神快充”。这场“绿地热”的背后,是人们对亲近自然的新需求,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新期待。
绿色共享
年内累计开放面积52公顷以上
去年,全市推出首批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14处。全市那么多免费对外开放的公园绿地,为何首批只推出14处?
市园林处相关人士介绍,纳入开放共享名单的公园绿地,除了具备免费对外开放的基本属性,还需有场地平整开阔、公共交通便利可达、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等硬性要求。为进一步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新需求、新期待,近日,市住建委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全市分批次、有计划地开放更多公园草坪、林下空间及附属绿地,通过科学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丰富活动场景营造、加强运营管理维护等措施,实现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
据介绍,我市计划年内累计开放共享面积达52公顷以上,重点推动设置共享露营区不少于2处、运动场地不少于3个。
细化管理
倡导文明共享“无痕”游玩
共享开放绿地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不过,在绿地开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已开放共享绿地的负责人反映,随着市民游客增多,高密度的帐篷露营等活动易对春季草坪造成破坏,管理难度加大,养护成本也增加了。
“绿地开放并非只放不管,而是在精细化管理下的开放。”市园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绿地开放后,各地要逐步完善开放共享区域的运营管理机制,对植物养护、清扫保洁、设施维护、游客行为等加强细化管理和引导。鼓励建立“文明劝导员”队伍或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提倡文明露营,鼓励垃圾随走随清,引导游客科学合理使用开放绿地空间。
相关阅读
这些人气绿地等你来打卡——
记者从市区园林绿化相关部门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城区这些风景优美的人气绿地值得春日打卡:
涪城区金西湖公园,涪江三桥至东方红大桥河堤下绿地,南山公园大草坪、海棠园、樱花谷,西山公园大草坪、竹林湾、营盘咀;游仙区韩家脊栈道、小枧湿地公园、东山公园(一期)、芙蓉花溪、科学家公园;安州区河东湿地公园;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火炬公园、乐活虹苑口袋公园、安昌河南侧绿地(八家堰);经开区绵阳河长制文化公园(涪滨路交塘坊大道)、涪滨路带状绿地(桃花岛至河长制文化公园);仙海区鲜花小镇、大坝、望蜀亭;科技城新区园艺湖公园、科技城人才公园、滨河北路湿地公园等。(记者 兰建春 唐韬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