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
三台素有“四川省足球之乡”的美誉,其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
去年9月,三台县与四川女子足球俱乐部公司签约,成为四川女足新主场。目前,全县拥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52所、业余足球队28支,2024年开展群众足球比赛突破1000场次。
数据的背后是三台不断强化规划引领,着力建强足球之乡,培育壮大体育产业,打造活力之城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三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借势推动全民健身,拓宽体文旅融合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城市关注度和美誉度。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打造15分钟健身圈
3月16日,在三台县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机械正有序作业,工人正在进行张拉膜桩基础施工。三台县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占地3.9万平方米,是一座集体育与商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体育综合体。
“整个项目按照承接国际赛事标准打造,预计今年6月竣工投用。届时,将实现比赛场地环形看台全覆盖。”三台县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生产经理张彰介绍,球场提升改造后,看台座位数增至10200个,具备承办国家级、省级足球赛事活动的要求。
就在比邻三台县体育场的文体中心广场上,来自附近的居民正在进行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体育健身运动。“这里场地很宽,有篮球场,还可以打羽毛球,我们随时带孩子过来打球健身,非常方便。”家住江岸国际校区的姜女士说。
顺着文体中心广场前行30多米,景色秀丽的滨江河堤上,五彩的塑胶跑道掩映在绿树繁花当中。“每天早上在河堤上跑跑步,一天都是舒服的。”热爱晨跑的范先生说,河堤跑道近4公里,每天早晚前来锻炼的人特别多。
体育设施是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近年来,三台县加快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快综合性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的建设步伐,为群众打造功能完备、环境宜人的健身空间。同时,充分利用口袋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合理规划、建设健身步道、安装健身路径、打造“15分钟健身圈”等,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PPP模式等参与场地建设,引入社会资本,有效扩充体育设施资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此外,在“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的情况下,各中小学校合理规划校内场地,在课余时间、节假日有序向社会开放,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弥补健身场地不足的局限。数据显示,该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5平方米,而这一数字正在逐步扩大。
“依托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对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方便了群众体育运动,也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台县教育教体局体育股负责人王东说。
三台站暨四川明星足球队比赛
赛事活动精彩纷呈 城市美誉度不断攀升
夜幕降临,三台县滨江公园足球广场绿茵场上,小到初中生,大到近60岁的市民,都兴致勃勃地在球场奔跑。
在三台县,不仅每周组织“牛头杯”成年足球联赛、“健康杯”中老年足球联赛,还多次组队代表四川省、绵阳市参加全国、全省比赛。
2024年5月,四川明星足球队红色公益行——三台站暨四川明星足球队比赛在该县举行,足球调研座谈会、明星足球比赛、慰问留守儿童、走访体育产业、惠民公益演出、关注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农特产品直播等线上线下赛事活动,参与人数上万人,带动引领群众近20万人,全网阅读量近240万,16日赛事直播点击量达6100万。
除了足球赛事(活动)外,群众体育比赛和活动精彩纷呈。据了解,仅在2024年,该县组织举办了绵阳市太极拳剑、八段锦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暨群众体育引领员培训、首届“青花郎”杯羽毛球交流对抗赛、三台县“涪江杯”气排球联赛、“云浪体育杯”篮球赛、第十一届“潼川古城”杯男子篮球邀请赛、第九届永安电力杯围棋公开赛、“和平精英”全国高校总决赛等赛事(活动)。其中,群众足球比赛每年开展场次突破1000场。
王东介绍,2025年将加大太极拳剑、健身气功、柔力球、健身球操等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打造2—3个极具品牌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男子篮球邀请赛
“体育+”新兴场景 构建体文旅融合新格局
在三台,以大十字为中心的4个街区分布着一家家体育用品店,店内随时可见前来选购运动服、球鞋、背包等产品的客人。“这些品牌运动用品大都是我们县生产的,品质优良,价格实惠,很受学生和热爱运动的人喜欢。”鸿星尔克专卖店负责人介绍。
2024年11月30日,“和平精英”全国高校总决赛举行,赛事通过抖音、快手、斗鱼、虎牙、腾讯视频、四川观察、三台发布等线上平台全方位宣传,三台城市文化以创新的演绎形式,展现在数千万赛事观众与数量庞大的和平精英玩家眼前。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选手、教练、裁判及活动爱好者走进三台,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感受三台人民浓浓的热情,这座城市的友善让人难以忘怀,随着媒体的传播,对三台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三台县梓州产城新区的安吉纳体育数字化产业园内,全自动吊挂系统犹如空中“传输动脉”,精准配送服装裁片至指定工位;AGV物流机器人在智能立体仓库自如穿梭装卸货物;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各产线运行状态……“这是三台县新建成的一家数字化、智能化制衣工厂,年产成衣可超1000万件。”该产业园总负责人介绍,项目投产后,包装、运输、出库等工序将用机器人替代,工厂将实现24小时运作,比传统流水生产线效率提高30%—50%。
近年来,三台积极引进和培育鸿星尔克、安吉纳、锦鑫泰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推动体育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目前,这些企业与本地联赛、校园足球队、业余足球队、各运动协会等达成合作协议,形成“物资赞助+赛事宣传”等多种产业互助模式,助推三台体育事业,特别是足球产业协同发展。
三台县提出,打造纺织鞋服“百亿级”产业链,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随着体育+消费场景、体育+纺织、体育+鞋服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一目标即将实现,也将构建起体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王东说。
(阮建国 刘玉明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