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有法规“护航” 古树名木再“逢春”
发稿时间:2025-03-16 09:06   来源: 绵阳新闻网

  □记者 谢斌 邓勇

  在蜀道翠云廊梓潼段,屹立着一棵拥有2300多年树龄的古柏王。自战国时期起,它便扎根于此,历经无数兵荒马乱,跨越23个世纪,静静见证着日月流转与沧海桑田,堪称现实版的“穿越者”。

  如今,这棵古柏王高达24米,相当于8层楼高,腰围(杆粗)达6.7米,需5到6人手牵手才能合围。时至今日,它依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过去,它的生存多靠自然运气,而现在,却享受着人们的悉心照料,过上了“VIP养老”生活。

  古树名木是珍稀的林业资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兼具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为了保护和管理好这份宝贵财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精细措施:在古柏两侧安装量身定制的避雷针,有效预防雷雨天气时遭受雷击;在树木生长旺盛期来临前悬挂营养液,及时补充养分;在树干部分位置涂抹防腐剂,防止水分侵蚀、避免腐烂;就连古柏脚下的土地也暗藏玄机——透气管保证土壤通透,为根部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埋设白蚁诱集箱,防范白蚁侵害。

  梓潼县自然资源局森林资源保护站工作人员崔琳俊介绍,他们每日都会对古树进行日常巡护。后续,还计划为古树名木安装“智慧监测系统”,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健康状况以及潜在风险等方面,实施全面实时监控与智能管理。

  近年来,绵阳致力于全面构建古树名木保护体系,为古树建立“一树一档”,推行“一树一策”抢救复壮工程。目前,绵阳拥有42个古树群,14703株古树名木被挂牌保护,还建成了32个古树公园,让古树名木保护带来的生态红利得以充分释放。

  当下,古树名木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3月15日,我国首部国家级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法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首次明确“古树”“名木”概念,统一规定对古树实行三级保护:树龄500年以上为“一级”,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为“二级”,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为“三级”,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

  绵阳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郭飞表示:“《条例》将分散的地方古树名木保护经验整合为全国性制度框架,明确一系列法律责任,使保护工作有了统一的‘国家标准’,实现从‘局部保护’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一株株古树沉淀着历史,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岁月。未来,绵阳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质升级,依法守护这些“绿色国宝”。期待在更精心的呵护下,古树名木能够生生不息,继续见证岁月变迁,传承历史文化。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