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发稿时间:2025-03-12 08:45   来源: 绵阳日报

  □新声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最近,这个话题持续升温。

  “坚持以‘用户思维’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增强企业获得感。”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优化营商环境的这一提法,让民营企业家感到暖心。

  时至今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现在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不少地方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了一番大力气,企业却感受不深、体验不佳。个中原因,恐怕就在于缺乏“用户思维”,在出台政策、兑现承诺时,往往站在部门立场“一厢情愿”,没有设身处地做到从企业的角度换位思考,在洞察企业的“真需求”和解决企业的“真痛点”上还不够精准与到位。

  市场一直注重“用户体验”,新品试用员、旅游体验官等“用户体验”的新兴岗位层出不穷,就在于充分利用“用户思维”更能发现产品的不足。对政府部门来说,树立“用户思维”,就是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最终推进政府的职能由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嬗变。近年来,我市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推进建设企业家队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从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到“解难题促发展·千企大走访”活动——企业和企业家的感受和反馈,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依据。

  也应看到,优化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就绵阳来说,部分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方面“痛点”“堵点”仍然不少。比如,部分民营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融资可得性、可及性不足;再如,惠企政策出了一个接一个,效用却没能最大化,这样的现象也值得深思。如何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一大“干货”,是针对前期搜集整理的意见建议,现场对市场准入、要素保障、权益保护、发展环境等问题逐一作出回应,鲜明地体现出以企业为主体的“用户思维”。比如,针对当前部分领域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环节仍然存在的隐性壁垒,民营企业“看得见门、进不去场”这一问题,会议明确要坚决破除准入壁垒,建立全市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是“冷暖自知”。坚持以“用户思维”优化发展环境,把企业的感受纳入决策的考量,方能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更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