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春梅
春风轻拂,万物复苏。近日,记者走进三台县新德镇崭山村勾芙蓉家的大棚,仿佛踏入了一个奇妙的绿色世界,一排排精心设计的泡沫盒,宛如一列列整齐排列的“士兵”,守护着上方悬浮生长的番茄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散发着勃勃生机。
“看,这些苗子并没有长在土壤里,而是悬浮在空气中。”勾芙蓉轻轻揭开一块泡沫板,眼前的一幕令人惊叹:番茄苗的根系裸露在外,悬挂在半空中,下方是密布的气雾喷头,宛如微型喷泉,不断喷洒着营养丰富的雾气,浸润着根系。
“这是啥神奇的种植方式?”记者好奇地问。
“气雾栽培,从浙江丽水引进的一种全新种植方式。”勾芙蓉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这种栽培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土壤种植,避免了重金属和除草剂的污染,让番茄苗在纯净的环境中自由生长。每一滴营养液都经过精心配比,富含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为番茄苗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在大棚的一角,一口看似普通的水池子却藏着大秘密。记者凑近一看,只见池水清澈见底,照出人影。
“这里储存着番茄苗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勾芙蓉解释,“抽水机定时启动,将营养液从池子中抽出,通过铺设好的管道输送到每一个气雾喷头。随着喷头轻轻摆动,雾气均匀地喷洒在番茄苗的根部,每一株番茄苗都能得到精准的滋养。”
“那多余的水分呢?会不会浪费?”记者追问。
“不会浪费。”勾芙蓉微笑着继续给记者科普:“多余的水分回流转来,经过过滤沉淀后重新回到原液池中,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智能化的滋养方式循环利用率高达95%,还节省50%以上的人力。”
勾芙蓉接着说道:“尽管气雾栽培省去了人力,摆脱了农药的困扰,但要想让番茄苗茁壮成长,还需要精细的调控,根据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调整喷雾的时长和喷量。”
“你咋个做到精准调控的呢?”记者又问。
“吃一堑长一智,这都是经验的积累。”勾芙蓉坦言,“今年2月初天气寒冷,因为调控不当损失了300来株苗子,经过慢慢摸索,逐渐学会了观察天气和植物的反应,根据数据进行精准调控。”
现在,观察天气、调控喷雾时长和喷量成了勾芙蓉每天必做的工序,她信心满满地说:“不受季节限制,我们1年可以种三茬,今年试种1亩地,预计番茄产量在7500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87%。头茬在4月初就可以收获采摘,预计市场价格每公斤40元,目前已收到了重庆、成都的预定订单。”
“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你未来有啥打算呢?”记者继续追问。
“我还计划引进物联网设备,让温湿度调控更加智能化。”勾芙蓉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到那时,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实时监控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数据进行精准调控。这样就能更加轻松地管理大棚,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记者手记
勾芙蓉的番茄大棚里,气雾栽培的奇迹正在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这不仅是种植方式的革新,更是对未来农业的美好憧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而勾芙蓉和她的番茄大棚,正成为这片田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领着现代化农业的新潮流。
在绵阳的田野上,像勾芙蓉这样的现代化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敢于尝试新技术、新设备,用科技的力量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工厂化育秧、智能喷灌等现代化农业技术遍地开花,为当地百姓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