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
惊蛰至、万物生。当民营经济与春天相逢,一场属于时代弄潮儿的交响,正在绵州大地奏响序章。
3月6日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恰似一缕暖阳穿透料峭。与民营企业家围桌而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C位待遇”让万千民营经营主体感受到了“春江水暖”的讯息;会前调研集中搜集意见建议,会上给出及时明确回应,当场确定牵头领导、负责部门,展现出用心用情用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满满诚意。
回望改革开放40多年,从食品、木材和中药材加工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绵阳民营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截至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55.6亿元,总量全省第2位,增长7.5%,占全市GDP比重为61.1%,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一幅根系交织、枝叶扶疏的民营经济壮美画卷。
太多事实表明,新的历史机遇、政策机遇,正与民营经济相会,民企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围绕“民营经济”的话题热度持续升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可以说,身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到绵阳,自今年开年“新春第一会”锚定到2027年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目标后,三年实施“八大行动”,年度抓好“四张清单”——蓬勃的发展态势、光明的发展前景,为广大企业在绵发展、在绵投资创造了无限商机、提供了广阔舞台。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纷纷来绵洽谈合作,“投资四川、优选绵阳”的共识越来越深入人心。3月6日,投资总额81亿元的中国(绵阳)科技城熙泰科技及系列项目集中签约。良好的开放环境、要素环境、生活环境,正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绵阳,绵阳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天的绵州大地,既有大企业顶天立地的雄浑,又有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气。当政策阳光、市场雨露、创新养分交汇成春天的交响,每一个民营企业都在书写新的传奇。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