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焕新彩 年味“非”一般
——春节期间绵阳民俗文化活动盘点
正月初一,“百龙百狮舞北川”活动在北川羌城旅游区举行。(记者 唐舒琪 摄)
2月12日是元宵佳节,“金蛇献瑞贺新年欢天喜地闹元宵”2025年四川省千龙千狮闹新春主题展演绵阳分会场暨我们的节日·绵阳市2025年元宵节文艺展演,将在城区铁牛广场举行。届时,金峰雄狮、盐亭蚕龙、北川羊皮鼓舞、平武大刀舞、梓潼大新花灯、川剧变脸吐火等特色非遗项目将在现场集中展演。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在绵阳城乡,从新春灯会到民俗展演,从非遗集市到戏曲演出,非遗元素融入每一个节日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过了一个“非一般”的新春佳节。
逛新春灯会 感受时尚中国年
过年看灯会,是中国传统节日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2025年春节,绵阳多地的灯会活动以“传统+现代”为特点,让市民和游客过了一个时尚的中国年。
今年春节,小枧生态湿地公园人气爆棚,“金蛇舞新春·千灯耀绵州”2025绵阳新春灯会从1月17日亮灯,每天都吸引市民和游客前去,在绚丽光影中感受浓浓年味。“匠心绵州非遗集市”在这里同步举行,每天8个非遗项目入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节日文化体验。
安州区河东湿地南湖公园举行的2025绵阳安州新春灯会也是热闹异常,灯会以“西游·悟空”、多彩安州、白水湖幻光森林、传统花灯等为主题,共设置近60个灯组,还融入传统庙会元素,组织火焰秀、打铁花表演,让游客尽享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从1月25日开始的北川低空光影灯会也特别亮眼,灯会以“低空光影璀璨夜,云上羌城奇妙游”为主题,绚丽的彩灯与夜空中的无人机,让游客在奇幻的光影世界,感受到北川羌城新风貌。
看民俗表演 喜过欢乐非遗年
春节期间,形式多样的民俗展演在绵阳城乡举行,独具绵阳特色的非遗年,唤起人们对传统年味的美好记忆。
涪城区丰谷镇绵州汇馆,今年春节推出了民俗文化展览体验活动。走进1号馆内,在特色各异的民俗文化场景中,傲立着一对雄狮。从正月初一开始,每天都有市民和游客入馆感受民俗文化,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舞狮、舞龙表演。
在北川羌城旅游区,每年正月初一都要举行“百龙百狮舞北川”活动,今年春节依然没有缺席,色彩绚丽的巨龙与威风凛凛的雄狮,吸引游客一路追随。正月初二举行的民族风情巡游,百面大鼓、腰鼓、羊皮鼓齐奏,让各地游客领略到了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全市各地还结合节日旅游,开展非遗表演和民俗巡游活动,带动节日旅游经济发展。江油方特“山海幻灯中国年”举行的舞龙、高桩舞狮、打铁花等非遗展演,平武县正月初五举行“迎财神”民俗巡游,北川片口乡正月初九举行“上九会”烧火龙,三台潼川古城的舞龙舞狮、杂技巡游、汉服巡演,梓潼七曲山的新春祈福文化旅游节等,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品戏曲“大餐” 体验传统文化年
绵阳是省内的“川剧二码头”,戏剧氛围浓厚。每年春节,川剧演出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菜”。
天青苑川剧坐唱,是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从正月初一开始,天青苑川剧演艺中心剧场的川戏剧综艺演出准时与戏迷见面,从戏剧技巧展示到水袖舞表演,从戏剧歌舞演出到川剧绝活变脸吐火表演,让市民近距离体验川剧文化。从正月初五开始,剧场每天下午连演三个经典川剧折子戏,让戏剧爱好者过足了戏瘾。
在绵阳,还有四川评书、四川清音、杂技、谐剧等省、市级非遗项目。今年春节期间,仙海广场举行的新春庙会,评书、相声、戏曲、杂技、川剧变脸等非遗项目每天上演,让游客在传统文化的滋润中过了一个“非一般”的新年。
在江油市窦圌山景区,“非遗闹新春·圌山过大年”主题活动从初一持续到初七,滚灯、变脸、吐火等戏剧绝活表演每天举行,特别正月初六(2月3日)举行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青林口高抬戏表演,让游客连呼“确实很精彩”。(记者 张登军)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