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锚定三大主攻方向,实施九大重点计划——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2月5日,绵阳召开“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推进大会”。会议主题明确,信号清晰,强调要扎实抓好“八大行动”,奋力开创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生动局面。
2023年,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成为绵阳市首个产值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园区。作为绵阳园区发展的“排头兵”,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落实“行动”?对此,记者专访了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光垚。
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目前已形成新型显示及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智能终端、磁性材料及应用两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杨光垚表示,2024年,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大力开展主特产业建圈强链、重点企业梯次培优、“智改数转”示范打造等系列行动,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15.3亿元,进一步夯实了千亿园区基础,以全市0.5%的土地、6.2%的人口,贡献了全市29%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13.3%的税收,在全国17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41位,实现了七连升,具备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的坚实基础和发展优势。
立足实际、结合全市总目标,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接下来将如何发力?杨光垚表示,将对标市委“八大行动”安排部署,锚定“聚焦工业”“聚焦科技”“聚焦招引”三大主攻方向,实施工业倍增、服务业提振、项目攻坚、创新策源、成果通链、生态提质、招商突破、开放拓展、环境焕新等九大重点计划。
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关键在落实。杨光垚表示,接下来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坚持干字当头、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一是抓项目添动能。抢抓国家加力支持“两重”“两新”重大政策机遇,持续实施工业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推动航特飞机起落架、达高特光刻胶等40个总投资101亿元的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推动丰谷酒业永兴基地、巨星永磁二期工程等20个总投资43亿元的项目尽快开工。
二是抓培育壮主体。不断完善“‘小巨人’企业后备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基础库”;搭建“企业之家”,持续“助企纾困”,在政策支持、市场开拓、融资需求等方面出实招、解难题。力争全年新增20亿元企业2户、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规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
三是抓集群提能级。坚决扛起省级4条产业链承载地的责任担当。新型显示产业链方面,发挥长虹、京东方等链主企业“磁吸”效应,加快融入川渝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低空经济产业链方面,组建低空经济公司,招引落户白鲸航线大型货运无人机企业,新开通短途航线2-3条,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航空航天产业链方面,建设大飞机产业园,培育中国商飞、成飞集团供应商,促推产业集聚成势;人工智能产业链方面,建好360人工智能协同安全产业基地、华为产业链协作平台,支持精位科技等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产业新赛道新优势。
使命催征,时不我待。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已锚定目标:全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力确保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为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唐甜 蒋成林)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