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江油
【江油】深入实施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
发稿时间:2025-02-10 09:35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一间教室,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憧憬;一项运动,成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强劲动力;一次结对,开启了强师兴教的新征程……近年来,江油以《新时代江油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方案》为指南,锚定教育发展新航向,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江油深入实施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

  以高质量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江油一中女足夺四川省青少年足球联赛U18组冠军


  一间教室,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憧憬;一项运动,成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强劲动力;一次结对,开启了强师兴教的新征程……近年来,江油以《新时代江油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方案》为指南,锚定教育发展新航向,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汇丰路小学激光枪社团训练

  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过去一年,江油实验学校彰明分校发生了大变样:教室内新增了崭新的桌椅板凳、智能教学工具;学生宿舍新增了专属储物柜和热水器;各类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环境变好了,教学质量提高了,生源又回来了。”彰明分校李老师说。

  江油实验学校彰明分校前身为1930年建立的彰明中学。近年来,因多种原因导致生源流失、规模缩小、资产闲置。2022年,江油启动“优质学校领办”试点改革,由江油实验学校领办并成立彰明分校,投资改善硬件,强师资、优课程提升软实力,让这座乡村学校重放光彩。

  近年来,江油认真落实《江油市学区制治理实施方案》,构建“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的教育发展体系,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打破城乡教育的时空壁垒,实现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持续开展省级重大牵头课题《区域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结合各校校本课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研究等情况,从乡品学校、乡土课程、乡味课堂、乡风教师、乡情学生5大模块26个子课题精研细究,“量体裁衣”提高乡村教育水平。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资源,是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江油深入实施“双优”工程,全面实行县管“学区”聘制度,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聘用管理和交流轮岗工作,积极引导城区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同时,落实“轮岗能安居、发展有奔头、待遇有保障”政策,切实解决教师住宿、交通等问题,让交流轮岗教师安心工作。

  2024年,江油共有76名校长、129名教师参与城乡学校双向交流。长城实验学校、江油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20余所农村学校,近万名学生受益。

江油实验学校彰明分校改造后的操场

  体教融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砰!9.7环”“砰!8.2环”,江油汇丰路小学激光枪社团训练室内射击声此起彼伏。

  2023年,汇丰路小学率先引入光电枪射击特色项目,在二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出在射击方面有天赋且兴趣浓厚的学生组建射击队,成为江油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先锋。

  “目前,训练场馆和设备已全部就位,首批40名运动员即将开展系统训练。我们计划将射击运动与科学教学、德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多科目融合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掌握射击技能的同时,获得全面的素养提升。”射击队教练陈小辉介绍说。

  近年来,江油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以《新时代江油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引,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普及推广“三位一体”(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育理念,制定了《江油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全力推进“江油女足”发展。

  在学校层面,江油以各中小学为依托,全面开齐开足体育课,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大力打造足球、武术、篮球、排球等特色体育项目,让每所学校都能绽放出独特的体育魅力。同时,通过扎实推进青训工作,立足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勤学勤练,以各类赛事为契机,不断提升学生体育竞技水平。

  随着体教融合工作的深入实施,江油教体成果显着:2024年,江油学子在第十八届全国武术之乡套路比赛中斩获3金13银7铜,江油一中女子足球队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四川赛区)暨“巴蜀雄起杯”2024年四川省青少年足球U18组(女子组)冠军,汇丰路小学成功创建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市14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完成绵阳市级复查验收。

江油名师工作室研培活动

  引育并重

  夯实教育人才根基

  开学在即,江油外国语学校教师李海洋正认真筹备新学期课程,遇到问题时,她会打电话向自己的“导师”请教。

  2023年,李海洋通过校招进入江油外国语学校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初入职场时,因教学与班级管理经验欠缺,让她对教书工作充满了担忧。在该校“青蓝工程”的帮助下,李海洋与资深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通过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她迅速成长,逐渐能够独当一面,并在2024年绵阳市教师素养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在这一年的师徒结对时间里,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班级管理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如今结对虽已结束,但我和‘导师’的情谊深厚,遇到难题时,依然会向‘导师’请教。”李海洋感慨道。

  “青蓝工程”是江油培育新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江油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新途径。一方面,打造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培育出一批教育专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借助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大力培养年轻骨干教师。同时,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开启思政、师德、育人等培训模式,全学段教师线上线下共研,学科联合、新课标研修火热展开,13000余人次参训。

  在培育教师的基础上,江油还注重多渠道补充教师资源,合理盘活编制资源,通过教师公开招聘、师范生实习支教等多种方式,充实教师队伍,并在全国知名师范院校设点招聘,积极主动吸纳人才,有效改善教师年龄老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2024年,江油新聘教师121名,59名“两自一包”教职工就位,为江油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刘煜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