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来回抓取,各个岗位密切配合,一张张盖板玻璃自动下线。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全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来回抓取,各个岗位工人密切配合,一张张盖板玻璃自动下线……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产线上生产的是该公司新推出的一款产品——飞龙(Panda-F.Loong),该产品属于二次化学强化玻璃,是国内首家推出也是国内第一款深度二强盖板玻璃,产品性能完全可以媲美国际友商产品。
据介绍,飞龙产品是该公司对标全球最新技术而研发的一款产品,从2022年开始立项,2023年首次试生产,2024年进行了技术再升级,目前已成功实现了量产。该产品性能已达到了国际最先进水平,获得了下游客户端的高度认可和期待。前期在客户端的认证、测试评价工作已经进行了80%左右,2025年客户端会有相当一部分的3C智能终端产品会应用到该款材料。“正因如此,春节期间公司全产线不停工,加班加点生产、备货,预计2025年公司飞龙产品产量将达到百万平方米,能够满足上亿台终端的需求。”该公司总经理何华超表示。
作为公司的“新生代宠儿”,研发团队对飞龙产品的性能、配方、工艺参数等都非常上心。生产车间内,公司新型(功能)玻璃研究院院长助理张俊正在产线上查看、测试产品性能,并现场做起了三个小测试——从高处摔落、钢丝球擦剐、刀片划伤。从测试结果来看,飞龙产品均完好无损、面板光滑如初。“这款飞龙较公司上一代产品,在抗摔性能方面提升了50%以上、抗划伤性能提升了40%以上,在四点弯曲、维氏硬度等方面也优于同行业先进水平。”张俊介绍。
说起飞龙的诞生过程,张俊仍历历在目。在研发过程中最主要的挑战是,要对产品性能整体提升,就必须对产品料方进行调整,关键是氧化铝、氧化硅两种骨架结构的氧化物调整,同时引入多种新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含量的提高或者引入,就会引起整体熔化温度的提升,这就对生产工艺或者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团队根据产线工艺、设备情况,重新梳理了原料的引入方式、澄清剂的选择、工艺的匹配等关键技术内容,进行了1700余次试验,同时与生产技术团队及紧密合作的高校进行反复讨论、计算机模拟等,齐心协力解决了问题,对原有的原料粒度级配方式、大气泡消除技术、微气泡吸收技术以及双热点熔化工艺进行了进一步改进,最终确保飞龙产品成功下线。
随着3C智能手机市场逐步回暖,2025年公司的订单饱满饱和,为了保证产品交付,公司生产团队、技术团队和工艺团队在春节期间均未休假,通过三班倒的形式确保产品工厂不停产、不停线。“2025年公司产值销售预计将实现20%左右的增长。”何华超表示,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生产工艺、市场交付及品质售后团队,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记者 谢艳 刘曾太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