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绵阳富乐学校初中部开展了以“教研共创共生,跨学科赋能教学新生态”为主题的“知行杯”教研实景大赛——跨学科互动观察共生活动。
本次活动以 “从‘展示’到‘透视’,从‘听课’到‘观研’”为核心理念,聚焦各学科组真实教研现场,通过结构化观察与互动,推动不同学科思维碰撞、方法互鉴,真正实现从“形式”迈向“实质”,助力各学科组在互鉴中共同成长。
活动中,各年级、各学科组围绕教学中的真实难点与核心课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 “问题导向—证据支撑—策略生成—成果落地”的完整教研闭环。
语文组分层发力,精准破局。初一语文组直面学生写作“素材贫瘠、立意浅白、表达无力” 的困境,将记叙文教学拆解为13个训练节点,汇编《中考记叙文分项训练资源包》,为学生搭建写作能力提升的 “螺旋阶梯”;初二语文组聚焦月考质量分析,依托小题数据锁定主观题“理解偏差、表述不清、要点缺失” 等共性问题,明确“强化文言文阅读训练+推进书写规范练习”的教学方向;初三语文组以 “探讨小说人物”为核心,深研文本肌理与答题规范,凝聚教学良方,为中考备考积蓄力量。
英语组秉持“unity, cooperation, progress, original, efficient”精神,攻克教学难点。初二英语组针对新教材词汇量增大、阅读理解难度提升的挑战,以示范课与说课为载体,各抒己见探索适配阅读教学方法,达成“以读助写、迁移创新、跨学科结合”的共识;初三英语组聚焦阅读教学,构建单元课堂基本模式与小组资源包,结合月考分析直击教学痛点,力求“破局增效提质”,助力教师成为 “smart 老师”。
理化生组注重实践,知行合一。初二物理组以 “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 为主题,剖析实验课教学,探讨 “引导学生有效实践、教师完善备课与教学态度” 的路径,最终形成实验课教学方案,践行 “教必研,研必果,果必行,行必讨” 的教研生态;初三物理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融合数学建模、工程设计等学科,通过搭建装置、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跨学科思维;生物组多线并行,既对标新课堂打磨高效教研课、结合月考改进教学突破易错点,又为科技节筹备实验展示、为市一诊提前部署任务,全方位推进教学与备考工作。
政史地组立足备考,精准赋能。政治组紧扣学科特性,以组内教师先共识教学难点,随后按规划的研讨流程,结合多份课堂情境设计案例、学生课堂反馈数据展开分析。历史组围绕月考试卷,从考点分布、失分成因、答题技巧三方面深度剖析,凝聚集体智慧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地理组聚焦中考备考,教师们凭借专业功底拆解考点分布、梳理题型规律、预判命题趋势,围绕 “试题难点突破、答题技巧提炼” 分享经验,为优化复习策略、助力学生中考筑牢基础。
本次 “知行杯” 教研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创造了安全、结构化的互动场域。各学科组通过主题教研,探讨真问题,展示了 “独门研法”,更通过 “焦点化观察”“结构化互动” 环节,让教师跳出本学科思维,学习其他学科 “分析问题、集体备课、评课议课” 的流程与工具。
从语文组的写作训练体系,到物理组的跨学科实践模式;从数学组的学情分析方法,到英语组的资源共享机制,不同学科的教研智慧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火花。许多教师表示,“观察其他学科的教研过程,比听十场报告更有触动”,这种 “互为师徒、共同成长” 的氛围,正推动学校教研文化从 “单打独斗” 向 “协同共生” 转变。
绵阳富乐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 “知行杯” 教研活动,是教研的一次全新的革命,是学校深化教研改革的生动实践。学校将继续坚守 “实质教研” 初心,以跨学科互动为纽带,让教研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 “加油站”、学生发展的 “护航者”,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王倩 胡睿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