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振兴的进程中,膏方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医药价值重新被关注。作为中药传统剂型的代表,膏方承载着千年本草的智慧,也在现代科技和标准化体系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企业实践,中药产业迎来一场由“量”到“质”的系统变革。今年印发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健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推动产业链协同与道地药材保护,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描绘出清晰路线图。
在这场变革中,膏方成为观察中药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的一个独特窗口。膏方不仅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系统思想,也承载着从古法炮制到现代制药的工艺演进。其背后,是中药产业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实现现代转化的生动缩影。
以东阿阿胶为代表的中药企业,正通过对膏方文化的系统梳理和阿胶生产体系的创新探索,为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提供样本。从经验熬制到智能炼制,东阿阿胶正以科技创新重塑古老工艺的生命力,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样本。

产业转型新势——中药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变革
中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重塑。过去依赖规模扩张和经验生产的发展模式,正逐渐让位于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政策层面的推动,为这场产业变革奠定了基础。《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药材源头治理、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升中药质量水平。这不仅回应了社会对于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的关注,也为传统中药产业注入了现代工业的逻辑与标准。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质量”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一方面,中药产业正通过数字化管理、全链条溯源和现代检测技术不断提升质量管控水平;另一方面,以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中药的生产与供应模式。
在中药全产业链中,原料端的质量提升成为奠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以阿胶为例,作为膏方及滋补类中药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后续产品的疗效与安全。东阿阿胶近年来在阿胶原料端持续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了涵盖原料甄选、生产控制、检测评估的全过程质量管控模式。此外,东阿阿胶依托行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了覆盖“鉴别-检测-质控-标准”全链条的质量技术体系。通过应用DNA分子鉴定与特征肽技术,并主导制定包括37项《中国药典》指标在内的多项标准,其打造的“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模式”系统性解决了胶类中药的质量稳定与真伪可控难题,为整个中药原料的现代化与标准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路径
从产业结构看,膏方是中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中医“辨体施方”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药产业从传统作坊走向现代工业的变革方向。从原料可追溯到工艺智能化,从传统经验到科学标准,膏方产业链的现代化演进,正是中药产业整体转型的一个切面。
因此,中药的高质量发展并非局限于生产环节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覆盖标准、科技、监管与文化的系统重构。从源头治理到创新赋能,从质量管理到品牌建设,像东阿阿胶这样的原料型龙中医药企业正在以“基础性创新”的方式,为整个中药产业链的提质升级提供支撑,也为“千年本草”的现代化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阿胶养生”到“膏方复兴”——膏方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表达
膏方在中国医药史上既是一种治疗剂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文化实践。它源于“药食同源”的理念,既强调药物的治疗功能,又注重药物与日常饮食、节时节气的相融。
早在先秦文献中可见膏状制剂的影子,汉唐以来随着制剂技术与医学理论的发展,膏方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制备体系;宋代的方书将其配制法条文化成典籍,明清时期的膏方更趋完备,并在民间形成明显的季节性进补习俗,尤以冬令膏方最为普遍。长期历史积淀使膏方不仅在医家处方体系中占有一席,也渗透进民俗、养生与药膳文化之中。
膏方讲究“辨体施养”,通过多种药材熬炼成膏,用于调理气血、扶正固本、改善体质,被誉为“中医药养生的集大成者”。
在历代膏方中,阿胶因其卓越的“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功,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自《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以来,其功效历代医籍均有阐发,尤以《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最为详备。在膏方中,阿胶不仅作为基础的“补血滋阴药”,更起着收膏定型的关键物理作用,它常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材相配伍,共同调养气血、滋阴补虚,是成就历代诸多名方功效的关键成分。
在当代,随着健康消费升级与中医药文化复兴,膏方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意见》的指引下,地方政策已明确“推进中药膏方等传统养生产品的发掘应用”,并通过鼓励提升原料质量与产业创新,直接推动膏方的现代化发展。
我国江浙沪地区膏方文化底蕴深厚,大众认知度高,是膏方创新发展的高地。东阿阿胶与宁波中医院、温州中医院合作研发温经膏、补肾养巢膏,联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江苏中医药流派研究院共建“阿胶膏方慢性筋骨病养治结合联合研究院”,共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切实推动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以科技创新发力新质生产力赛道的实践中,东阿阿胶推进“一中心三高地+N联合”研发体系建设,落地两大院士工作站,与10余位院士、国医大师,以及20余所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深化合作,推动胶类中药产业链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东阿阿胶梳理临床经方、验方,在“三结合”新药审评注册体系下,协助推进经方、验方向院内制剂转化,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满足更多临床需求,打通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东阿阿胶通过在全国多地中医医院的膏方节中提供阿胶熬制等服务,有效推广了阿胶在膏方中的应用,提升了公众对阿胶滋补价值的认知,也促进了医药端与消费端的衔接。
可以说,从“阿胶养生”到“膏方复兴”,东阿阿胶的角色正从传统滋补品生产者,延展为中药文化传承者与现代健康理念的推动者。

传承千年膏方文化,创新驱动原料升级
在膏方这一千年文化脉络中,阿胶始终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原料之一。东阿阿胶的炼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赋能和体系化创新,为阿胶这千年药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东阿阿胶在行业内率先构建的“全产业链质量溯源体系”,从源头端的黑驴良种繁育、原料皮源质量控制,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标准化工艺,再到终端产品的质量检测与数据追溯,实现了对“真驴皮、真阿胶”的全程可控。这一体系不仅夯实了阿胶作为膏方核心原料的品质基础,也为中药材质量标准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在科研领域,东阿阿胶依托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山东省阿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持续开展阿胶功效机理及复方应用研究。近年来,其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系统开展了阿胶在补血养血、卵巢保护、免疫调节等医理研究,揭示了阿胶核心功效及作用机制。
在“中药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框架下,东阿阿胶的探索被视为传统中药原料企业创新升级的缩影。其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文化赋能,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高质量发展的跃迁,也为中药产业链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路径启示。
以东阿阿胶为代表的中药原料企业,正成为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强化中药文化认同、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阿胶这一古老原料,正借助创新的翅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产业协同——膏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图景
膏方产业的复兴,不仅是传统技艺的回归,更是现代产业体系重构的结果。随着中医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膏方正在从单一的医疗服务产品,演变为涵盖原料、制造、医疗、零售、文旅等多维度的综合经济体。
从政策层面看,《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鼓励地方依托优势资源打造中药特色产业带。膏方作为中药饮片深加工和消费场景融合的代表形态,正成为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培育中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
在这一进程中,膏方产业的链条正不断延展。从上游的药材种植、养殖与原料制备,到中游的膏方生产加工、科研创新,再到下游的定制服务与健康消费,产业协同正在形成系统化格局。各地中医院、制药企业、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下,共同构建出“医、药、养、游”一体化发展的膏方经济版图。
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不只是产业壮大,更是品牌共建与价值共识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以东阿阿胶为代表的企业,正与地方中医院、科研院所共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积极参与和推动膏方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各地开设东阿阿胶制鲜工坊旗舰店,将服务、体验、品牌与文化融为一体,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发展。
未来,膏方或将成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引擎”——既能带动原料药、制药装备、检测服务等相关产业协同升级,又能促进中药消费模式和健康管理理念的创新转型。东阿阿胶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为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提供现实样本,更广阔的中药企业群体,也正在以协同创新的力量,共同绘制出“膏方经济”的发展图景。

新质驱动的未来——从“华夏膏方”到“世界本草”
当古老的膏方被重新置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坐标中,它不再只是中医药的传统载体,而是中国中药走向全球的一个重要符号。在全球视野中,传统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正迎来新的契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药及膏方的国际合作走向深入。东阿阿胶推行"文化出海"与"产业落地"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论坛、文化展览,并制作了如《少年中医说》等影视节目,在让海外消费者先理解和认同中医药文化,进而接受其产品。

在这一进程中,膏方不只是历史的延续,更是现代中药产业创新能力的体现。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几千年来“天人合一”“辨证施治”的东方智慧,更是中国医药产业以科技为引擎、以标准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的系统跃迁。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和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膏方将成为连接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纽带。从药炉中升起的袅袅蒸汽,正融入智能工厂的数字云端;从古籍传承下的方剂理论,正被转化为国际语言的健康方案。
当“千年本草”的薪火重新燃起,膏方的故事也正以全新的方式被续写。从“东阿阿胶”到“世界本草”,这一条跨越古今的路径,正以“新质生产力”的跃迁,续写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