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载低空智能调度系统的绵阳实飞无人机
系统动态调度响应速度可达秒级,能自动识别无人机优先级并精准计算进离场顺序,提高起降资源利用效率 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 记者 杨方彧
在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指挥大厅内,新升级的低空智能调度系统正实时流转着飞行动态数据。近日,九洲空管发布的智能起降调度系统取得突破,为无人机规模化运营提供了“数字底座”,也成为观察绵阳“587+”产业链布局的一扇窗口。
“系统的动态调度实时响应速度快,根据规则能自动实现无人机起降及飞行调度,大大提高了场地、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九洲空管技术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通过三维可视化分系统与调度管控业务分系统的协同运作,构建起降场监管平台,借助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整合视频监控数据、无人机数据、飞行计划数据与气象数据,实现从宏观态势到微观指令的全流程、精细化管控。
据了解,这套系统目前已经在绵阳、北川等地部署使用,不仅解决了多架无人机在有限起降场资源下的高效进离场调度难题,更通过App应用直达飞手,深度融合计划申报、动态调度等全业务流程,让空中交通像城市地铁一样有序流转。
技术的突破源于绵阳对低空经济的超前布局。作为“587+”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九洲空管依托“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航无人驾驶航空器重点实验室”和“智慧空管实验室”等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持续攻关核心关键技术,构建“技术创新—装备制造—测试验证—场景应用”全链条能力,以空管技术赋能低空经济,促进军民用技术成果转化,辐射带动低空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低空产业发展。经过10余年低空技术创新和项目实践,九洲空管已形成覆盖“从起飞到降落”全飞行周期的安全运行解决方案。而在珠海万山群岛的低空安全建设中,九洲空管正将绵阳经验推广全国,通过雷达、ADS-B、无线电侦测、光学等多源数据技术融合,构建起陆海空天一体化监控网络。
依托科技城的航空航天基因,绵阳正构建从核心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
在物流领域,智能调度系统可无缝嵌入大型无人机混合物流系统,成为低空物流网络的关键节点;
在应急保障领域,系统通过动态优先级调度确保重要紧急任务优先通行;
在海洋细分场景中,系统着重探索适用于城市、岛屿及特殊区域的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调度与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空中变革”的背后,是绵阳构建产业生态的系统思维。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攻关与应用场景开放的三轮驱动,绵阳已形成从核心技术研发到装备制造、从体系研究到标准制定、从运行管理到运营服务的完整链条。低空智能调度系统作为关键节点,不仅支撑单个起降场的高效运行,更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大规模商业化铺路。
当低空经济逐渐从“航空奢侈品”变成“大众交通工具”,绵阳的产业愿景也愈发清晰——以九洲空管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完善产业配套,在低空监视通信、智能调度、安全管控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这座西部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正以“翼”起之势书写新质生产力发展答卷。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