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虹智慧健康精准适配用户多场景需求——
智慧康养“赋能”养老产业链

日常健康检查
10月15日,记者走进四川长虹智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智慧健康”),屏幕上的虹夕乐园智慧康养平台格外引人注意。
“虹夕乐园智慧康养平台是我们目前合作较广、运用较多的平台。” 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杨金峰一边介绍,一边在屏幕上操作,“智慧康养服务平台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家庭、社区、机构、服务端、监管端等业务闭环场景,连接各类需求和养老服务,提供智能化业务运营及服务运营综合解决方案,给养老产业链‘赋能’。”
记者看到,该平台不仅可以为养老机构提供管理、业务、护理、商品、财务行政等一站式服务,还可以为老人提供机构和居家养老的无缝切换,支持社区服务机构、志愿者、第三方服务等多元化的上门服务、远程监护、紧急救助等。同时,该平台还可以为监管端提供机构、资源、收费等方面的数据支撑,实现健康养老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已在云贵川多个项目中落地,服务覆盖近3000户家庭。”杨金峰介绍。
同样让杨金峰如数家珍的,还有已经与公司康养平台实现数据联动的水浸、门磁、人体活动探测等各式环境安全设备,尤其公司自研生产的毫米波雷达监测设备,直接悬挂或安装在床头墙面即可工作,不侵犯隐私且无使用束缚感,实现“零接触、全监测”,能实时捕捉监测对象的心跳、呼吸等数据,识别起床、翻身、离床等动作,可覆盖医院病床、居家床、养老机构床位等不同场景。
一个个智能服务平台、一件件适配性强的产品,无一不展示出该公司在公共卫生服务、智慧医疗、健康养老三大板块的“硬核”实力,也呈现出最近上榜省国资委公布的绵阳市新增科技型“天府综改企业”的核心优势。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基于“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云+端+服务深度融合”的理念,整合多领域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高适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核心技术层面,围绕健康养老和医疗卫生、智慧医院建设等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构建软实力和硬实力。软件平台方面,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数据中心建设、微服务架构、一体化信息云平台、AI模型等共性技术模块,满足医疗卫生及健康养老各类业务平台需求。硬件方面,围绕移动化、便携式、可穿戴场景特性,深入研究芯片及传感器技术、信号采集处理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等,自研开发了心电贴、智能听诊器、人体检测仪、智能输液器等智能产品,最终实现端云一体、服务一体的场景闭环,为客户提供模块化、专业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关键支撑技术上,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硬件设备的数据实时采集与互联互通;依托5G技术保障远程医疗,如会诊、手术示教、大规模设备联网场景下的数据高速传输,解决偏远地区或多终端并发的网络瓶颈;依托AI与模型技术自研行业专属AI小模型,如心电分析模型、跌倒识别模型,确保分析结果更贴合健康医疗、康养场景的精准需求。
杨金峰告诉记者,公司自2015年起就基于互联网及云服务开发产品服务,布局轻量化SaaS服务+定制化系统,客户只需一个账号即可“拎包使用”,平台部署、运维运营、定制化模块全由公司包揽,无需关注技术层面。同时支持模块化配置,后台按需调整即可满足个性化需求,极大降低使用门槛。
“后续我们会围绕这些产品做更深层次的智慧化升级,利用AI技术和智能设备技术,提供更多便携式的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谈及下一步,杨金峰信心满满。(记者 谢艳 宋德平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