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北川马槽乡创新人大代表履职培训
发稿时间:2025-10-25 09:22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北川马槽乡创新人大代表履职培训——

  深挖红色资源 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人大代表视察北川白山羊产业



  羌山深处,红旗飘扬。今年秋季开学第一天,北川羌族自治县马槽乡八一红军小学迎来一批特殊的“学生”—— 马槽乡人大代表齐聚于此,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履职培训。在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总医院旧址前,代表们重走红军路、聆听党史课、高唱《羌山红》,在沉浸式教学中坚定履职初心、凝聚奋进力量。这既是马槽乡深耕红色资源的生动实践,更是该乡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绵阳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及自治县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创新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

  精准培训

  红色课堂赋能履职能力提升

  马槽乡是一片浸润着革命记忆的红色沃土,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总医院旧址、北川八一红军小学、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红星村等资源,为代表履职培训提供了独特载体。乡人大主席团精准挖掘资源价值,将这些红色阵地打造成“活态课堂”,以“走一段红军路、听一堂党史课、唱一首羌山红”的情景教学模式,让代表在红色熏陶中感悟革命精神,强化履职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红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听故事’,还要让历史‘活起来’。”马槽乡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乡人大联合县政协文史委、县委党校共同编写《马槽记忆》乡土读本,邀请老红军后代担任“荣誉讲师”,用亲历者视角还原革命岁月;同时紧扣乡村振兴需求,针对性设置乡村旅游开发、特色农产品营销、民宿经营管理等实用课程,既为代表补足“精神之钙”,又教会“致富之技”,切实提升代表带领群众增收的履职能力。

  机制创新

  学用结合让履职实效看得见

  “学深悟透政策,才能精准履职。”培训中,人大代表们深入学习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锚定“文旅兴县”战略明确自身职责使命,始终围绕中央大政方针与地方决策部署,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

  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两大平台,建立“定期接访”机制,常态化收集民意民智,将培训所学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行动;创新推行“直选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通过选民评议、现场监督,倒逼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乡人大探索建立“红色教育+履职培训+产业调研”三位一体培训模式,聚焦马槽酒产业发展、红色文化保护利用等地方特色,组织代表开展专题研讨,形成一批针对性强、可落地的意见建议。

  红旅融合

  红色资源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培训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绩上。随着代表履职能力的提升,马槽乡红色资源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实现同频共振:红星村以“红色+绿色”融合发展为主线,2025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代表们推动落地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红色小径改造提升、村史馆建设等项目,为红色旅游筑牢基础设施根基。

  在特色产业领域,代表们持续发力:推动马槽酒业完成建设,完善“种植-酿造-销售”全产业链;助力地方农特产品销售突破300余万元,带动黑亭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余个,实现务工群众增收60余万元。明头村人大代表朱继文带头发展白山羊养殖产业,自筹资金300万元,建成标准化羊舍3700平方米,存栏白山羊500余只,年出栏能力达200余只,已成为全乡特色养殖的标杆项目。养殖场始终将“促农增收”作为出发点,构建“分红+就业+技能”三维带动体系。每年为本村集体经济保底分红12.5万元,吸纳本村经济困难等剩余劳动力10余人参与建设、养殖、清洁、防疫等工作,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

  “我们将继续用好红色资源,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在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中展现人大代表的担当作为。”马槽乡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马槽乡的人大代表们正以红色基因淬炼履职初心,以文旅融合激发代表活力,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人大代表作用发挥的新路径,以优异成绩迎接全省文旅大会在绵召开。  (冯正伟 曾长青 胥江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