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
萌到心巴!绵阳藏在深山的“自然摄影师”定格滚滚可爱名场面
发稿时间:2025-10-23 19:29   来源: 涪江观察
  摘要: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的深山里,藏着数百台“自然摄影师”——红外相机。它们不分昼夜值守,捕捉着野生大熊猫的日常点滴。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的深山里,藏着数百台“自然摄影师”——红外相机。它们不分昼夜值守,捕捉着野生大熊猫的日常点滴。

  近期,红外相机频频传回珍贵画面——

  ◆平武片区的雪地里,一只大熊猫端坐林间啃食竹子,黑白色皮毛上沾着细碎雪粒;

  

  ◆王朗片区则记录下熊猫母子同框的温馨场景,幼崽紧紧跟在母体身后,偶尔停下嗅闻周边草木气息,憨态尽显。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地处岷山腹地,划入面积达4194.26平方公里,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19.1%,是国家公园核心区,有着“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栖息地质量最优”的特点。这片土地上生活着418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量的22.4%,且100%的野生大熊猫、90%的大熊猫栖息地都被纳入国家公园管理,远高于“80%野生大熊猫和70%大熊猫栖息地划入国家公园”的全国划界技术标准。

  

  

↑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片区红外相机拍摄的大熊猫

  为全方位记录熊猫生活、筑牢保护屏障,绵阳片区通过科技赋能“天空地”一体,结合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天上看、空中巡、地面查”的立体化巡护模式。全域布设监测设备,部署气象水文、动物声纹、红外热成像相机、高清视频监控等各类全天候监测设备1200余台,实现对气候环境、物种活动、生态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

  

  

↑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片区红外相机拍摄的大熊猫母子

  红外相机等智慧监测手段的应用,为熊猫保护带来诸多切实好处。以往巡护员翻山越岭几天难见一只熊猫,如今每周都能收到新影像,熊猫种群活动愈发活跃。更重要的是,红外相机所获数据还能通过搭建的一体化监测平台自动回传与初步分析,结合AI算法对监测数据智能处理,可自动识别大熊猫、川金丝猴等重点保护动物,让数据处理效率与准确性提升30%,初步形成“前端智能采集、中端实时传输、终端精准分析”的智慧监测闭环,为科学保护提供精准依据。

  

  

↑巡护员李芯锐给孩子们讲解红外相机的工作原理

  在做好监测保护的同时,绵阳片区还积极推动科研与科普融合。片区成功争取“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落地,与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红外相机等监测设备获取的熊猫活动数据,开展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等科研项目50余个,还建立了大熊猫粪便DNA准确估计其种群数量的新方法。

  

  

↑野生大熊猫雪地结伴图。图源: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川片区

  此外,绵阳还将红外相机里的“熊猫日常”做成科普短视频,在B站、抖音等平台播放,联合B站开展“熊猫圈大咖开麦聊工作”特别直播,本土化打造“去邻居家做客”科考直播,让网友跟着镜头“云吸猫”的同时,了解国宝在自然家园里的真实生活,唤起更多人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如今,绵阳片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野外遇见率节节攀升,生态保护成效持续凸显,这不仅是“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的功劳,更是片区全方位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果。未来,绵阳片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守护好这片熊猫家园,绘就生态与科技创新融合的保护新图景。(通讯员:孙悦, 王紫莲)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