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为了深化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近日,游仙区东林小学开展了以“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主题的国际减灾日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消防演练等系列教育活动,将安全理念融入校园日常。
清晨的升旗仪式上,安全主任王晓庆以“每一次准备,都是生命保障”为主题发表讲话。他结合近年来的灾害案例,解读了“投资韧性建设”的深刻内涵,强调提前掌握防灾技能、排查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呼吁全体师生将防灾减灾从“口号”转化为日常行动,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随后,各班级开展的主题班会成为知识传递的主阵地。班主任借助图文课件,系统讲解地震、火灾、暴雨等灾害的应对要点:地震时需“先躲后撤”,蹲伏于承重墙夹角并护住头颈;火灾中要用湿毛巾捂口鼻,低姿沿疏散通道撤离;暴雨天需远离低洼处与积水井盖。课堂上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通过“灾害预警信号如何识别”“废墟中如何发出求救信号”等问题互动,让学生在思辨中巩固知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当日下午的消防应急演练将活动推向高潮。演练前,该校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明确指挥、疏散引导、医疗保障等分工,班主任提前带领学生熟悉疏散路线,规避交叉拥堵风险。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学生们迅速弯腰低姿,用手或书本护住头部,在班主任引导下沿预定路线有序撤离。楼梯口、转角处的教职工全程值守,提醒学生保持间距、避免推搡,全体师生快速安全集结至操场指定区域,各班级随即清点人数并汇报。演练尾声,安全主任王晓庆现场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操作流程,部分学生主动上前实践,直观掌握初期火灾处置技能。
该校副校长丁楠表示,此次系列活动通过“讲、学、练”相结合的方式,让防灾减灾知识入脑入心。今后,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持续完善校园应急管理机制,用常态化准备筑牢生命安全屏障。 (王晓庆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