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购买的二手房,漏水问题持续近四年,导致房屋无法装修入住,只能长期在外租房。”近日,经开区三汇英郡业主王女士向“问政绵阳”反映,自2021年发现房屋漏水后,她多次报修,但问题始终未能根治。
四年漏水 “修”而不复
在三汇英郡小区王女士的房屋内,记者看到,这套清水房墙面渗水痕迹明显:客厅一面墙体布满大面积水渍,部分墙皮已起翘剥落;小卧室靠近窗户的墙面也有连贯的渗水印迹。房屋外墙及窗户边缘,则残留着修补的胶痕。
记者采访当天,因下雨导致屋内滴水
“买房时间是2021年5月,准备装修时赶上雨季才发现渗水。”王女士表示,此后每年夏季降雨,漏水都会复发,装修工程一再搁置。
为解决漏水问题,王女士几乎每年都会主动联系小区物业。“每次找物业,他们都说会上报开发商、安排施工方来处理,但漏水问题特殊——只有雨季雨量大时才会显现,维修效果得等第二年夏天才能验证。”
由于房屋无法入住,王女士不得不承担额外的租房成本,房产权益也难以保障。今年7月,她再次报修时,物业转达开发商的回复称“房屋已过质保期,无法再保修”。
王女士认为,漏水源于外墙渗水,属于公共部位问题,按规定应由物业协调开发商负责维修。“2021年我就开始反映,是他们一次次维修没根治,就是想把质保期拖过去!”王女士说。
外墙补胶痕迹
部门回应:物业已“按流程完成协调”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及外墙面的防渗漏,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记者了解到,三汇英郡小区于2020年1月完成交房,截至2025年,房屋外墙面防渗漏质保期已届满。
为核实维修细节,记者从经开区住建局获取了小区物业提交的“王女士家漏水情况说明”:2021至2023年间业主三次报修,施工方均采取打胶等方式处理;2024年物业查勘称未发现漏水;2025年业主再次报修后,开发商以过保为由拒绝维修。
针对王女士的投诉,经开区住建局表示,9月17日接到反映后已立即开展核实工作。经查阅物业公司存档的报修记录、派工单据及沟通凭证,确认自房屋业主接房以来,每次业主就漏水问题提出报修,物业公司均按流程完成登记备案,并第一时间联系开发公司安排人员现场核查、施工,已履行协调沟通与服务配合义务。
责任认定:前期处置不当,过保不免责
既然物业按流程协调,为何房屋经三次维修仍漏水?问题究竟出在哪?质保期过了又该如何处理?
记者从市住建委质监站获悉,前期开发商处理王女士家漏水时,仅采用外墙防水方式,存在处理不到位的问题,且现场查勘现今仍然有渗漏情况。因此,尽管房屋目前已过质保期,但开发商施工单位作为责任方,仍需负责维修。
目前,市质监站已持续督促开发商加快进度,要求落实检查具体渗漏情况,对墙体接缝处、窗框周边渗漏处,用防水剂、堵漏剂封堵,确保处理彻底。
记者手记: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五年质保是开发商对质量的基本承诺。可当维修一次次进行,问题却始终存在,维权最终变成了一场业主与责任方之间漫长的“消耗战”。如果业主不坚持投诉,这种“表面维修”很可能就被默认合格,直至拖过质保期。对业主来说,这样的维权过程,是否太累?
对于房屋质保期内的维修质量,依赖开发商“自觉”还远远不够......房屋质保责任的落实,不能只靠一纸期限,如果每次维修都只是走个过场,那么再长的质保期,也只是在反复报修中流于形式。
温馨提示广大市民朋友
如果您有问题需要咨询或求助
可下载绵阳官方新闻客户端
涪江观察APP
进入“问政绵阳”专区
点击“我要问政”
在线提交诉求 全程跟踪督办
也欢迎大家通过评论区
或拨打热线电话0816-2400000
提供新闻线索
我们会及时跟进关注
(辣1度报道组 文/图)
编辑: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