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雪域石的联想
发稿时间: 2024-12-22 08:28    来源: 绵阳日报

  □钟洪发(游仙)

  青藏高原,这片千山之宗、万水之源、歌舞之乡与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宝库,宛如令人神往的雪域仙境。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山脉,擎天接地,横亘连绵。巨石奇峰在皑皑冰雪与云蒸霞蔚间巍峨耸立。我曾漫步于这雪域之中,目睹那深幽峡谷,佳境奇观与险象环生之处相互交织,怪石峥嵘。靠近其间,看日升月落,云霞飘舞,更能体悟山高地厚的磅礴与明净天然的纯粹,仿佛置身原始梦幻之境。

  今夏,弟弟一行满怀热忱自驾青藏,历时半月,行程万里。他们勇于挑战,不惧艰险,在源远流长的金沙江、怒江与雅鲁藏布江流域驰骋。沿岸公路干道蜿蜒曲折,山石险峻,惊涛骇浪近在咫尺,令人心灵震颤。翻越昆仑山口,远眺陀陀河、通天河与可可西里无人区,苍茫大地一望无际。涉足长江黄河源头,沿途景观令他们惊叹不已。

  在高原雪乡或天路一隅,游人偶然可见一尊尊以坚硬石材砌筑的墓茔,庄严肃穆地静卧于雪域原野,与日月同辉,散发着苍凉的气息。墓碑如磐,似在追溯过往,憧憬未来。每当风起云涌,天地间呼啸仿若长吟挽歌,深情缅怀与呼唤往昔开山劈石的筑路英烈。正所谓:石洁如玉铸丰碑,雪域长歌颂忠魂……

  远行归来,弟弟带回数枚采自雅鲁藏布江的奇石。其纹理清晰,色晕斑斓,形状玲珑,石质坚硬且剔透……凝视这沉甸甸的雅江之石,不禁遐想它在悠悠岁月里于雪域山水间浮沉跌宕,在凛冽波涛中千锤百炼,历经无数炎凉寒暑与艰难险阻,终成此坚贞之躯。从中可一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玲珑雅江石,无声胜有声,似在诉说雪域长河的坎坷历程。世间石材种类繁多,不可胜数,来源各异。或采自深山(如雄伟的天山、昆仑山、太行山、秦岭、大巴山、武夷山、泰山),或取自大海(如礁石与珊瑚石),或源于江河(如鹅卵石与砂石),或来自天外(如星球陨石与月壤),或出于地心(如火山石)。

  各类石头的性状、功能与使用价值亦丰富多样,恰如古训所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石破天惊逗秋雨”。有的棱角分明,刚强抗压;有的圆润光滑,玲珑剔透。有的用于修桥筑路,有的构建高楼大厦。古有“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的神话,后有埃及人以巨石建造金字塔等古迹,秦朝依山砌石修筑万里长城,还有流传千古的鲁班石与屹立千秋的赵州桥。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别名《石头记》,其中通灵宝石蕴含仙风灵气,闪耀于世界文学殿堂。从古至今,漫山遍野的石头虽质朴无华,却默默奉献。或煅烧石灰、释放热能(煤石)以暖人间;或冶炼金属,铸就现代文明。亦有能工巧匠将其雕琢成珠宝玉器等传世珍宝,装点美化人们生活。

  青春军旅时,我与战友们在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边陲顶风冒雪,凿石构筑坚固国防工事,守护祖国和平。前些年,诸多战友携各地大江大河所采之石,从五湖四海重聚边关,在昔日阵地主峰砌成纪念军旅岁月的“敖包石堆”,以石筑堡,寄情于石,击石而歌,追思往昔,展望未来……

  有关石头的真实故事与神话传说难以尽述。平心而论,无言石头与空气、水分、阳光一样,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人类理应感恩、珍视并敬畏这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有人说:石头布满时空,支撑岁月风雨,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以平凡朴实见证真实,展现精彩。古有“五律”咏石:“胸广足填海,艺高曾补天,浑泥掩铮骨,不露是真贤”。文学巨匠曹雪芹亦赋诗咏石:“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观赏把玩雅江之石,仿若一石激起千层浪,令人感慨万千,“心事浩茫连广宇”。眺望壮美河山,遐思广袤世界,顿悟时空无垠,深感自身渺小如砂石微尘。抚雅江之石,忆人生旅程,更觉红尘纷扰,世路漫漫,人亦如雅江之石,随世事变幻而律动,在时光长河中磨砺起伏。

  追思往昔,十八军劈石开山,气吞山河,挺进西藏。凿石奠基,建功雪域高原,意志坚如磐石。后继万千筑路英雄前赴后继,高举先辈旗帜,战天斗地,甘为铺路石,修筑举世瞩目的川藏、青藏公路……凿石留痕,功绩彪炳青史。天路巍峨,令人敬仰。

  心潮澎湃,深切缅怀沉睡于雪域墓茔的英雄儿女。脑海中不禁浮现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宋代诗人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清代名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诗章,感慨万千。沉吟间有感:万里长路筑愿景,千秋片石悼英灵。

  行文至此,因石起思,以石为鉴,由石生意,借石言志,寓石明理,情真意切,心海涌起几行拙句:

  雪域长河多奇石,浮沉江涛千万里,搏击波峰与浪谷,穿越时空风雷激。人生如石经磨砺,山高水长沐风雨,酸甜苦辣寻常事,百味俱尝锻坚韧。艰险雪域成坦途,高原筑路树丰碑,琢石为铭悼英烈,世代长钦报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