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品质 优服务
赋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人工智能课堂
7月17日,在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火炬第一小学A校区建设项目现场,工人正头顶烈日忙着进行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而就在距此5公里的创新实验小学云谷校区项目建设同样热火朝天……
近年来,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硬件提升、优化布局、资源重组、师资队伍提升等路径,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强硬件投入,总投资达8亿元
因生意需要,家住高新区的肖女士需要每周往返成都和绵阳两地,孩子读书的问题让她犯了愁。“一直期待家门口有所好学校。”肖女士说。
肖女士的家距在建的火炬第一小学A校区不足400米,眼看着项目一天天变化她心里非常期待。她表示,把娃娃送到这里来读书很方便,白天可以打理生意,晚上可以辅导娃娃学习。
据介绍,火炬一小A校区占地近40亩,总投资1.8亿元,预计2024年秋季招生,将开设36个班,将新增学位1680个。此外,投资2.5亿元的创新实验小学云谷校区,2023年1月动工,将新增学位1620个……
5年来,该区新建学校(幼儿园)8所,迁建2所,改扩建5所,新增学校用地130余亩,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8.44亿元。
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初,该区组织117名教师到清华大学学习,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高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次学习之旅,让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认知……”火炬实验小学教师蒲彪的学习心得这样写道。
高新教育能在绵阳基础教育站稳脚跟,得益于该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教师队伍活力,不断充实新鲜血液。
据介绍,2022年,该区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教师有20人;获省级奖励的教师有123人;获市级奖励的教师有353人。
此外,该区还通过公招等形式不断壮大和提升教师队伍,2022年共招聘教师86人,公开考核招聘25人,公招61人。2023年选调优秀教师20人,公开考核硕士研究生32人,公开招聘50人。
近年来,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提出火炬与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部署,做实“火炬”“创新”两大品牌,积极建构“首善高新,美好教育”体系,开启“以火炬擎荣耀,以创新致未来”的高新教育新格局,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目前,该区共有12所学校,其中,以“火炬”命名的学校有5所,以“创新”命名的学校有6所。(高萱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