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2022年是绵阳市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的第一年,一年来,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大力优化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布局,内提“气质”外塑“颜值”,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营商服务优质高效,“三驾马车”齐发力,跑出了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熊美娜
提质提效 项目建设加速跑
走进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光电产业园,施工现场塔机林立、焊花飞溅、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紧张作业……一片大建设、大发展的忙碌景象。
产业园内的埃克森新能源项目是省、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招引的百亿项目之一,占地面积约613亩,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仓储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由于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我们通过加大对本地施工主材采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进现场施工方式等,不断缩短工期。从开工时就实施24小时轮班施工作业,多措并举让工程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作为埃克森新能源项目建设单位的中国十九冶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处于设备安装调试、装饰装修阶段,本月便能实现试生产,6月底全部完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该负责人说。
高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提前两月完工,科技城医院主体结构8天建一层……在项目建设中,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通过“入库入统”“四个一批”“投资赛马”三张牌,创新实施“3个10”工作法,坚持跑一线、进工地,真金白银重奖项目,为项目建设“加速跑”提供源动力。
“自去年6月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超过200亿元。今年我们谋划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计划竣工项目、储备项目共397个,总投资1162亿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好项目投资‘三张牌’,全力冲刺‘双过半’,奋力夺取‘全年红’。”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加持 产业发展活力足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园区就是抓未来。当前,科技城正聚力发展壮大高端现代产业,高效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通过发展支柱产业,出台“1+1+N”支持政策等方法,全力推动企业及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位于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四川长虹杰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高倍率锂电池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新能源科技公司。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通过智能设备进行精准操控。
“公司生产的倍率型INR18650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家用清洁工具等,INR21700系列产品还能应用于智能家居电器、户用储能、中高端电摩等,兼顾了大功率和大容量的场景应用需求,目前已在北美市场形成规模化销售。”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松指着X-RAY检测车间说。
X-RAY检测、注液、正极焊接、清洗……一块锂电池的“出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要想缩小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产能差距,不仅产品的生产“工序”要优化,公司的发展“工序”也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升级”。
“高倍率锂电池市场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公司在长虹控股集团产业布局与牵引下,在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下,正瞄准海外中高端户用储能市场。”杨春松说,“对此,公司将对全极耳电池和大圆柱电池进行进一步研发。未来我们将提高‘供、产、存、销’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全连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放权赋能 营商服务成效显
项目落地、产业发展并不是终点,优化服务才是企业早日达产满产的新目标。近年来,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在项目审批方面,打造了政务服务品牌,完善提升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机制、提高效率。
“目前,我们大力推行‘三化’建设,梳理辖区事项,做到‘一门一窗一网’一站式服务群众,实现服务规范化;公布办事全生命周期服务、跨流程通办服务、电子预审审批服务,实现审批标准化;搭建‘爱高新’办事平台,将服务事项放在网上,让群众办事放在掌上,实现办事便利化。”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营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还打造产业项目“高新服务”品牌,建立一支服务专员队伍,制定一套推进协调联动机制,推出一个全流程管理平台,全面提高项目推进速度。
“目前,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市场主体开办1小时办结,7个事项一次通办。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承接上级的放权赋能,优化审批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健全要素保障,切实服务辖区群众和企业,真正实现‘审批不出园,园区事园区办’。”该负责人说。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