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回族乡
从盐亭县城出发,沿唐巴公路前行7公里,就来到了大兴回族乡。
大兴是革命烈士侯伯英的故乡。侯伯英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建立了三台军部党小组,任组长,1929年5月成立中共盐亭特支,任宣传委员。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5年1月20日牺牲。自古以来,侯伯英老家所在的青峰村是阆州至梓州的交通要道,留下了许多具有传统风貌的古民居,目前已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加以保护。
紧靠弥江河畔的松柏村山清水秀,保存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这里也是清代回族名将建威将军江长贵的出生地和归葬地。
正在维修的古民居
1 故乡传颂烈士事迹
侯伯英1907年出生在大兴。1927年,侯伯英考入二十九军田颂尧举办的政治讲习所,结业后分配到该军宣传处任宣传员。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建立了三台军部党小组,侯伯英任组长。1929年5月,成立中共盐亭特支,任宣传委员。随后,他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指示,到成都从事军运工作。1933年,省委派他到邛崃任游击区军事委员,并兼任中共邛(崃)、蒲(江)、大(邑)县委书记,12月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35年1月20日被杀害于邛崃的西河坝,年仅28岁。就义时,侯伯英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
记者来到侯伯英老家所在的青峰村采访时,当地村民仍在传颂着侯伯英烈士的事迹。在侯伯英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烈士生平介绍、根据烈士生平创作的绘画作品,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侯伯英烈士的成长经历,以及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精神。
弥江蜿蜒流淌
2 传统村落古韵悠长
记者在青峰村王家大院看到,古建筑维修人员正在对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进行修复。走进王家大院,处处可见精巧雅致,正堂屋雕梁画栋、门窗木雕精美,栩栩如生,房顶有福禄寿喜造型,大院内还有几处天井,形成各具风格的小院落。
青峰村距离林山场仅两公里。在古代,青峰村处于阆州到梓州的必经之道上,商旅往来频繁,因此大户人家喜欢在这里安家立业。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王氏投入巨资修建了王家大院。
据了解,该村还有王家坝老屋、张飞井等文物古迹,还有一些年代较为久远、但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老房子。整个青峰村民居建筑选址顺应天然,又不拘泥于形式,整体风格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如今,整个村落传统风貌破坏较小,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式样独特丰富,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被建设部评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宁静的乡村景象
3 村庄里的文保单位
在松柏村,清澈的弥江流经整个村庄,江畔的山上松林密布,牛儿在河边悠闲地吃草。弥江边立有一块牌,标注着这是县级湿地保护区。沿着河岸向上游前行,河流弯弯曲曲地在山峦间蜿蜒,一派宁静的乡村景象。
村民告诉记者,大兴回族乡的回族群众大部分居住在松柏村,这里保存着传统的回族习俗。大兴回族乡丰富的清真美食美名远扬,回族群众在县城开设的清真餐厅非常受欢迎,当地人常说“到盐亭不吃清真餐,就如同没到过盐亭”。
松柏村紧靠弥江的江家坪建有团结广场,广场旁的山上有一座“桅杆坟”,这是清代回族名将江长贵安葬处。江长贵远祖是山东人,明代来四川乐山担任县令,任期满后便在盐亭安居。1808年,江长贵出生在这里,入伍后屡建战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钦赐“建威将军”衔。因积劳成疾,1873年回家休养,开办松柏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后人称为“提督书院”。1876年,江长贵病逝于成都,后葬于弥江河畔江家坪。当时这里建有三根石桅杆,石狮、石羊各一对,随着时间流逝,现仅存石桅杆一根,所以人们将这里称为“桅杆坟”。目前,“桅杆坟”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胥江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