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龙门古镇:涪江之畔繁华背后的文化记忆
发稿时间: 2021-02-28 10:18    来源: 绵阳晚报
  摘要:绵阳城区往北16公里的龙门场是传统的农业之乡。绵阳高水蔬菜市场搬迁到龙门之后,这里成为周围农副产品集聚地,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在农副产品物流贸易产业带动下,城镇辐射乡村,带动了周边乡镇产业发展。

龙门场全景

  绵阳城区往北16公里的龙门场是传统的农业之乡。绵阳高水蔬菜市场搬迁到龙门之后,这里成为周围农副产品集聚地,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在农副产品物流贸易产业带动下,城镇辐射乡村,带动了周边乡镇产业发展。

  绵广高速公路建成后,龙门成了绵阳的“北大门”。2019年底,龙门镇与青义镇合并成了新的青义镇,镇政府驻原龙门场原镇政府办公点。

  近日,记者来到龙门场,穿过繁华的商贸街,探访农耕时代的文化记忆。

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五世同堂牌坊传扬淳朴民风

  在龙门的绵江公路旁,有一座荒废的桥跨过小河伸入场镇,桥的两端堆放了石头,只有摩托车、电瓶车和行人才能通过。大桥边有些冷清,只有一家理发店开门营业,理发师傅告诉记者,过去绵阳到江油的公路就通过这座桥,后来道路改造,桥就荒废了。

五世同堂牌坊

  从场镇出来不远,就来到了小桥村村委会外的广场。这里有一座五世同堂牌坊,早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仲奇做过七品官,寿高达103岁,家庭五世同堂,在那个时候非常少见。后人为了弘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之风,修建了这座五世同堂牌坊。”村委会文书刘伟刚告诉记者,张仲奇的后人如今仍在当地。

  牌坊上的文字记载,清道光年间,龙门乡人张仲奇寿高103岁,其子孙繁衍115人,宗族和睦,相敬如宾,周围乡邻视为桑梓之先,遂联名奏表上报朝廷。经当朝皇帝恩准,赐以白银修建了这座五世同堂牌坊,供过往路人观瞻。张仲奇五世同堂牌坊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当时的牌坊位于古绵州通往古龙安(现平武)的龙安古道旁,历经180余年保存完好。

  在牌坊的额坊北面有“圣旨”匾额,南面则为“皇恩”匾额,南北两面第一层牌楼均有“五世同堂”匾额,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对敬老之风以及和睦乡风的重视。据介绍,过去张仲奇五世同堂牌坊被包围在农房之中,当地政府为发展乡村旅游,经过协调后将牌坊周围的房屋拆除,让石牌坊恢复了本来的面目。

  “牛王祀田碑记”记录祭祀传统

  在小桥村广场另一侧,一块被玻璃保护起来的方形石碑和旁边竖立的金色牛王非常引人注目,这座石碑就是“牛王祀田碑记”。这块石碑过去深埋地下,2007年在进行广场施工时才被发现,从此,二百多年前当地祭祀牛王的传统民俗活动被后人所知,并延续了下来。

牛王祀田碑

  牛王祀田碑的三面刻有:“牛王天星下司地耀,乃五世星君分神下界,降于龙岗,投产白鹿,带民耕作……”等文字。碑文记载,两百多年前,为感谢牛王的勤劳给百姓带来的丰收与富足,特地在境内古刹“回龙观”设“牛王盛舍”,每年以演戏的方式祭祀。到清嘉庆年间,有乡人认为,仅仅以演戏的方式祭祀牛王“未免歉之”,但因回龙观的资金不足,便邀约周围二三里的乡人捐资,购得田产、房产用以出租,所得用于举办大型的牛王会。石碑立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距今已有210年历史。

  从2009年春天开始,龙门每年都举行牛王会(疫情期间除外),将这一传统民俗延续了下来。在当今,乡间牛儿减少,小桥村牛王会引来众人关注,既是今人对原始农耕祭祀文化的追溯,又是对刚刚脱离的乡土进行回味。

雕刻在地面上的石牛

  涪江畔三牛石留下历史记忆

  说起对牛的祭拜,据说在龙门境内的前进村有一个叫做“三牛石”的地方,有着古人祭祀的三头石牛。为此,记者特意前往寻找。

  沿着绵江公路前往前进村,记者找到了名为三牛石的地方,但不见石牛踪迹。到村委会打听后,沿着涪江边的龙西堰前行约一公里,在涪江边一座简易的房屋看到了刻在地面上的一头石牛。

荒废的渡口

  “过去这里有三条石牛,分别在这里,江中、以及涪江对岸。”几名在江边野炊的当地人告诉记者,后来另外两头石牛都不见了,只剩下这一头。这头石牛被雕刻在地面上,身长不足一米,看上去非常乖巧。

  从石牛所在的小屋再往上游走,有一个渡口。渡口虽然早已停用,但还保存有一个供人休息的亭子。“现在有桥了,坐渡船的人越来越少,就停了。”当地村民说。

冷清的大桥身后,灯火映照着现代小镇的繁荣

  涪江对面,可以去到石马等地,过去,涪江中有来来往往的商船,现在已被铁路、高速公路替代。

  从这里再往下游,就是绵延数公里的涪江大堤以及江边新建的从园艺山跨越涪江的科技城大道。

  如今的龙门人来人往,已经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为繁忙和热闹。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胥江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