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马师傅
发稿时间: 2021-01-10 08:32    来源: 绵阳晚报

  ◎李立

  马师傅是个管道工,五十多岁,说话面带笑容、慢条斯理,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生活磨去了他的激情。

  我家安装暖气,必须要设计管道,马师傅和一对中年夫妇来了。因为是住了几年的房子,家里的装修早已定型,水电气的管线也不能更改。马师傅要根据房间和装修对管道走向布局,管道从这间屋子到那间屋子,既要避开水电气的管线,还要尽量走近道、美观,中年夫妇负责在墙上打洞,至于在哪面墙的什么位置打洞,全部由马师傅说了算。

  我给他敬烟,他含在嘴里,就是不点火,我又给他把烟燃上,他吸着,从这间屋子走到那间屋子,从主卧到阳台,反反复复走出来又走进去,任由烟灰掉在他廉价的皮衣上和房间的地板上。最后他遗憾地说,主卧和客厅的阳台之间这面墙能打个洞就好了,只要一米管道就可以把两个暖气片连接起来,但两面墙都做了固定的家具,管道只能走客厅的墙上到阳台。他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自己点上,把我带到一个一个房间,跟我说这间屋的管道怎么布,那间屋子的管道又怎么布,墙的哪个位置要打洞,为什么要在那儿打洞。我是外行,他怎么说,我都只会点头说好。

  安装管道和暖气片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先来了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马师傅迟迟没来,我以为他是个小包工头,他没来也挺正常。施工中途马师傅来了,原来他一直在备料、拉料。他走进我屋里,像是跟我说,又像是跟两个施工的年轻人说:材料备齐了。说完他走进几个房间看了看,说,客厅的管道要拆,不能从墙脚走,必须从墙的上沿走,这样才美观,不碍事。两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有些生气地回敬了马师傅一句:要拆你拆。马师傅也不生气,拿起工具就把已经钉上去的管道盒子拆了下来,按他的思路开始重新铺设管道。马师傅这么一改,管道就要多走两个直角弯,施工的难度增加了,耗费的时间也多了。

  马师傅做着自己手里的活,突然又说有一段管道不能走暖气片前面,要从暖气片后面走。年轻人说,从后面不好弄。马师傅说,不好弄,但弄好后看起来好看。年轻人又有些不高兴,争辩了几句,还是把管道布到了暖气片后面。马师傅没有回话,像什么事也没有一样,继续干自己的活。

  施工结束已经是晚上十点过了,制暖效果也找不出什么毛病。马师傅说,差两个阴角扣板,一个三通扣板,明天我来给你处理。

  第二日马师傅来了,带了胶枪,又一一检查细节,将一些接缝处用胶处理了一遍。他是一个细心的人,也是一个把客户的事当自己事做的人。记得在农村老家,有一个邻居,也是这样的人。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村已经包产到户,农户相互帮工成了常态,那个邻居成了农户都乐意换工的人。因为他做农活,根本不用主人操心,主人在不在场,他都同样卖力,同样把活做得干净利索。这样的人太少了,马师傅是我这么多年遇着的第一个。

  活儿全部做完了,临走,我问他:师傅,你贵姓?他说:我姓马。从此,我就记住了他。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