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多家媒体持续关注科博会!绵阳太好“科”了
发稿时间:2025-09-30 09:52   来源: 《科技日报》《西安日报》《四川经济日报》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正如火如荼进行。9月29日,国内多家媒体纷纷对科博会进行集中报道,其中《科技日报》要闻版 、《西安日报》要闻版、《四川经济日报》头版共同聚焦这场科技盛宴。

  《科技日报》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本报记者 刘侠  雍黎

  当创新药研发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当低空飞行器叩响智能自主飞行之门,当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战场”,当脑机接口重构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边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活动现场,4位院士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同勾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2015年中国获批4个新药,2024年增至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中国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同时,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今年又有6个,不过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健介绍。

  在报告中,丁健肯定了中国创新药取得的跨越式进步,但也犀利地指出了繁荣景象下的深层隐忧: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正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拦路虎”。

  面对挑战,丁健提出了几点对策,要加大投入打造自主的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和研究者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要更科学地评估创新药价值,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支付体系;在拥抱全球化合作的同时,需有长远战略,平衡短期收益与国家产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在《低空飞行器与未来工业互联网》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正以迅猛态势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行业整体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航空与新能源汽车工业为eVTOL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其发展仍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杨善林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够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最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的自主飞行乃至无人集群协同。”

  “宇宙万物皆由四种基本粒子在四种相互作用力作用下形成,其规律由量子力学描述,这就是‘万物皆可量子’的根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的报告,将现场观众带入微观与宏观交织的量子世界。

  俞大鹏以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的实践为例,指出了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即差异化竞争。该研究院在传统强项之外开辟新赛道,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短短几年便取得显著进展。他建议,未来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突破封锁。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蒋田仔以“从‘脑连接’到‘脑调控’——脑机融合的范式革命”为题作主旨报告,探讨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路径和应用场景。

  蒋田仔表示,脑机接口主要分为脑控和控脑两部分。脑控是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控脑则是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治疗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疾病。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我们团队提出新观点,无需切片,在磁共振里扫描即可做出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蒋田仔展望道。

  4位院士的报告,既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也是全球技术竞争的真实写照。在这场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全球竞争中,中国唯有直面“拦路虎”,才能在颠覆性创新的星辰大海中行稳致远,最终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安日报》

  

  从“点对点”走向“全方位”

  科博会上共谱川陕科创协作新篇

  □本报特派绵阳记者 杨明/文 谢伟/图

  

  

陕西图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展示公司产品

  秋高气爽,科技潮涌。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四川绵阳正式开幕,也同步拉开川陕两地科创合作的崭新序幕。陕西和西安众多参展企业携技术优势深度参与,与绵阳持续深化协作,在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中收获丰硕成果,不仅有力带动成渝-关中两大经济圈联动发展,更为西部科创力量聚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西安本土企业携系列产品亮相

  走进科博会B馆,来自西安的陕西图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人头攒动。该企业带来的金锡共晶合金焊料、纳米全烧结银、预成型焊料及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材料等系列产品,凭借其在高端电子制造领域的核心价值,吸引了大批专业观众与潜在合作伙伴驻足咨询。这些材料作为航空航天、军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的“工业基石”,其性能直接决定终端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堪称高端制造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这些前沿材料的亮相,既是国内企业突破高端材料‘卡脖子’难题的缩影,更印证了西安与绵阳两大西部科技重镇协作的巨大潜力。”陕西图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钰淏表示,西安与绵阳同为我国国防科技重镇,产业优势却各有侧重——西安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系统研发领域实力雄厚,绵阳则在高能应用与装备制造领域独具优势。“以图灵电子的金锡焊料为例,我们与绵阳企业的合作,正是两地产业链互补的典型案例:西安科研机构输出技术方案,绵阳企业提供应用场景与实测反馈,双向联动推动材料快速迭代升级。”

  对于未来川陕科创协作,王钰淏提出具体建议:“若两地能共建‘西安研发-绵阳验证’联合实验室,将大幅缩短国产封装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周期,加速技术落地效率。”据了解,目前图灵电子已与绵阳多家企业达成联合研发意向,后续将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开展攻关,以封装材料为切入点,逐步向半导体设备、新能源功率器件等领域延伸,助力打造西部高端制造“示范带”,吸引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向西部集聚。

  两地在科技创新上相互赋能

  作为连续举办12届的科技品牌盛会,科博会早已成为川陕科创协作的“黄金纽带”。此前,科博会已累计推动超2000项科技成果转化,吸引超5000家企业参展,交易额突破千亿元,既是绵阳科技城的“金字招牌”,更是西部科创资源对接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西安与绵阳的科技互动持续深化: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与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西安卫光科技等企业先后与绵阳开展校地、校企合作,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两地在科技创新上相互赋能,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协同发力,在文化旅游发展上深度联动,推动合作从“点对点”走向“全方位”,为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川陕力量。

  《四川经济日报》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

  □四川经济日报绵阳讯记者 蒋师帅 庄祥贵 张宇

  近日,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绵阳举行。本届科博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四家国家级协会联合主办,涵盖“会、展、论、赛、产”五大板块30余场重量级活动。

  开幕式现场发布了《颠覆性技术前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等权威成果。报告聚焦最具有潜力的技术方向,研判提出40项“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技术,涵盖生命健康领域10项、人工智能领域9项、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8项、新能源领域6项、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7项。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多款先进技术产品,包括四川长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DAGQ-1000型动态量子绝对重力仪,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的“UniFuse”整形匀化激光器,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的黑刺微纳型无人机,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EMMS 电磁兼容材料等。

  开幕式上,4家绵阳企业携21个“绵阳造”机器人进行了展演。这是国内首次多企业、多型号机器人同台演绎情景剧,既凸显了“人工智能+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更展现了绵阳的科技创新“硬实力”。

  据了解,本届科博会期间,还将举行国防科技工业青年征文比赛、科普讲解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第七届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等重点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实地考察、洽谈对接,推动形成“以科兴会、以会促产、科产一体”的良性互动。

  9月29日起

  这场科技盛宴正式对公众敞开大门

  想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的市民

  可以安排上了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