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立峰
去海南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看火箭发射、去甘肃金昌火星1号基地体验火星登陆场景、去安徽合肥科学岛近距离接触“人造太阳”EAST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去浙江杭州参观宇树科技总部……这个暑假,“科技+文旅”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科技旅游热潮。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带来旅游方式的改变,也为传统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科技游为何火爆?这与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人造太阳”等科技成果捷报频传,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与此同时,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更加新奇、独特、深度的体验游。得益于科技创新为文旅场景带来的变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使科技变得可触可感。如杭州推出的科技旅游十景,系统性地将龙头企业、特色小镇等科技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这些创新场景满足了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好奇心,也契合了暑期亲子研学游的市场需求,也让科技“流量”成了文旅发展的又一“增量”。
科技旅游拓展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将实验室里的前沿技术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产品。原本偏僻的贵州“中国天眼”等景区,变身热门旅游目的地,带动当地酒店、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数据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天眼”景区共接待约38万人次,实现收入近2500万元。在海南省,瑶光火箭观礼平台也盘活了周边村庄原本闲置的店铺等村集体资产,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西昌住宿消费,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科技旅游的兴起,是科技创新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的结果。眼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了机器人主题餐厅,可以一边用餐一边欣赏机器人烹饪和演奏乐曲;山东青岛则把市内7个海洋科技场馆串珠成链,致力于讲好青岛海洋工业故事……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科技文旅赛道上崭露头角。科技旅游热的兴起,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变革。整合散落的科技资源打造成体系的科技文旅精品线路,更容易让城市科技游形成气候、脱颖而出。未来乐见科技与文旅这对“CP”为更多城市打开不一样的流量入口。
(原载2025年8月14日《四川日报》)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