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公路管养部门抢通禹茂路
●连日来,我市累计投入巡查人员360余人次,对重点路段、重要桥隧开展夜间巡查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安全隐患
绵阳新闻网讯 7月4日,记者从绵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7月2日至4日,绵阳市多地遭遇大到暴雨袭击,部分公路设施遭受水毁。截至4日16时,北川、平武两地累计出现11条公路39处断道情况,目前已成功抢通34处,剩余路段正全力推进抢通工作。
“收到,立即出发!”“携带抢险工具,火速赶往现场!”汛情发生后,绵阳市公管处迅速响应,通过多渠道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并第一时间落实交通管控措施。在抢通保通工作中,市公管处严格遵循“七不抢”原则,降雨停歇后,迅速组织人员查看灾害点位,科学设置安全作业区,配备专职安全员,有序开展道路抢通工作。在交通管制方面,平武、北川公路管养部门积极联动公安交警等单位,依托“一路多方”协作机制,全面研判普通公路运营安全风险,对重点路段实施精准交通管制。
此外,市公管处紧盯桥梁安全这一关键节点。针对雨后河水上涨情况,采用“人工巡查+水位自动监测系统”双管齐下的方式,对跨大江大河桥梁进行全面检查,实时掌握水位变化,全力保障桥梁安全度汛。
连日来,绵阳市累计投入巡查人员360余人次,对重点路段、重要桥隧开展夜间巡查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安全隐患。面对滞留现场的司乘人员,公路管养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做好耐心安抚工作,同时为滞留司乘提供停车、如厕、路况咨询等便民服务,缓解其焦虑情绪。公路管养部门还联合相关单位,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交通管控信息,提醒公众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陈川 记者 唐舒琪 文/图)
7月4日,受上游强降雨影响,涪江水位上涨。在绵阳三江半岛码头,工作人员将人行步道栏杆放平,确保洪水安全过境。(记者 陈冬冬 摄影报道)
延伸阅读
如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该如何正确应对?
山体滑坡如何应对?
●山体滑坡前兆: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出现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
●发生滑坡后,保护好头部,向两侧逃离,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遇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
泥石流如何应对?
●在泥石流多发地区,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留心周围环境,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在上游地区的人若发现泥石流征兆,应设法通知可能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
●在沟谷内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应选择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开阔的地方停留。
洪水如何应对?
●突遭山洪袭击时,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
●被围困于低洼处或木结构住房时,利用通信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转移;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折断时,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应急管理部)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