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钧
盛夏骄阳似火,何处觅得清凉?周日午后,与三五好友相约富乐山下的富乐堂,围坐品茶。杯中花茶氤氲,鼻尖荷香萦绕,偶有微风轻拂,惬意至极。抬眼望去,满塘荷花在绿叶簇拥下,宛如仙子,尽显纯洁高雅之态。有的花苞含羞待放,似藏着万千心事,盼着一场浪漫相逢;有的全然绽放,层层叠叠的花瓣舒展如舞裙,嫩黄的花蕊吐露芬芳,引得蜂蝶流连。
荷花,自古以来便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备受文人墨客青睐。它扎根淤泥,却能亭亭玉立,不染纤尘。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赞:“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不仅是对荷花品性的赞美,更蕴含着对高尚人生境界的追求。
放下茶杯,步出“荷风亭”,沿着荷塘西行。炎炎夏日里,荷花成了人们心中的清凉慰藉。立于湖畔,闭眼深吸,清甜荷香沁人心脾。微风拂过,荷花轻摇,仿佛一群身着纱裙的少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展示着曼妙身姿。荷叶如碧绿的翡翠铺展在水面,晶莹的水珠似珍珠般点缀其上,在阳光下闪烁。偶有调皮的水珠,在风的逗弄下,从荷叶边缘滑落,坠入湖面,漾起圈圈涟漪。
踏上横卧湖面的“剪荷桥”,桥上风铃叮咚作响,清风徐徐。不少游人驻足,用镜头定格这如画美景。满池荷花,或娇艳似火,或洁白胜雪,或粉嫩如霞,在绿叶映衬下,宛如羞涩少女,欲语还休。它们或独自绽放,尽显孤傲;或三两相依,诉说柔情。桥下碧波荡漾,云雾缥缈,一叶乌篷船若隐若现,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诗意盎然。
荷花的一生,从含苞、盛放直至凋零,恰似人生的起伏。有热闹繁华,也有宁静孤寂。这一池荷花,何尝不是在演绎生命的循环?我们漫步其间,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感悟人生真谛。荷花,是大自然灵动的精灵,是诗人笔下的婉约佳人,更是禅意中的智慧化身。
行至“十丈长碑”廊道,一首诗词映入眼帘:“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碧莲香。”短短十字,顺读倒读皆成诗,每一句都描绘出不同的夏日景致,令人回味无穷。清代才女吴绛雪用精妙文字,为我们勾勒出清幽雅致的夏日意境。在此处,伴着荷香,重读“出淤泥而不染”,细品“濯清涟而不妖”,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领略游湖观荷的雅趣。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喧嚣都市中,我们渴望一方宁静之所,暂避生活的烦恼与疲惫,留存心中的悠然与美好。富乐荷塘便是这样一处净土,让我们放慢脚步,沉浸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获得心灵的洗礼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