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外公的小菜园
发稿时间:2025-06-29 09:14   来源: 绵阳日报

  □赵小敏

  今年新春,年味还未散尽,外公便开始谋划起一桩大事。他念叨着,等屋前菜园里的萝卜拔完,豌豆荚饱满成熟,就将那块地仔细清理出来,待到三月春风翻涌、大地复苏之际,种下玉米。

  儿时,常听外公说:“生活,生活,人生下来就要干活。”可实际上,外公却是村里最具闲情逸致的人。农闲时分,他午饭后便迫不及待地挨个打电话,邀约乡亲们喝茶聊天。而养鸡,更是他喝茶之外的心头大事。这并非因为他贪食鸡肉,而是一心想着,要让儿女、孙辈们能吃上健康的粮食鸡。为此,从年头开始,他便着手筹备年尾的年货。

  外公买了15只鸡仔。为了能在过年时让家人们品尝到鲜美的鸡肉,外公决定将屋前三分大小的土地用来种植玉米。一来,外公外婆都喜爱吃软糯香甜的煮玉米;二来,玉米粒是鸡的主食,多种多收,便能节省不少饲料开支。如此一来,后院沟旁那条狭长的小块地,便摇身一变,成了外公的新菜园。这块菜地沿着后院沟延展,与房子等长,宽度仅半米有余。

  对于这片新开辟的菜园,外公有着细致的规划。他打算从屋前三分地里挪些土壤过来,让新菜园的地势与后院沟基本持平。不禁让人联想到“前有愚公移山,后有外公搬土”,我猜想,外公定是嫌新菜地的土壤太板结,想搬些松软肥沃的熟土过去。就像人们搬家时会带上熟悉的旧家具,让蔬菜种子在新环境里也能更“适应”。

  随着天气日渐暖和,外公的“菜园改造计划”正式启动。午饭后,他郑重其事地开启了开工仪式:换上厚实的粗布工作服,穿上“黄胶鞋”,先将水壶和茶杯安置到地头,接着又把锄头、铁铲和翻斗车一一运到现场。随后,外公便投入到劳作中,锄头松土、铁铲铲土、翻斗车装土,每装满一车,都堆得溜尖儿满。他推着沉甸甸的土车,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两块地之间。吃晚饭时,外公满脸自豪地分享着下午的劳动成果:“整整拉了七车土!”

  第二天,当我睡眼惺忪地起床时,外公早已在地里忙活许久。闲来无事,我便跑去“观摩”外公干活。只见屋前的地里多出一条与新菜园宽度相近的笔直深沟,上层的熟土被移走后,露出板结的生土。外公说,之后种玉米还得费力深挖,将这些土翻松才行。而运来的土壤,在新菜园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包。午饭后,邻居前来串门,瞧见外公正蹲在新菜园里,一手扒拉着土,一手拿着给墙刮腻子用的抹灰板,细致地将土拍平,忍不住笑道:“老爷子,今天没去喝茶?弄个菜园子,何必这么讲究!”的确,外公年轻时在镇上钢铁厂担任会计,做事本就像拨算盘珠子般精细。他不仅把运来的土铺得平平整整,还用砖和水泥砌起围栏,至此,外公的新菜园算是初具规模,只等蔬菜种子“入住”了。当晚吃饭时,外公又兴致勃勃地“汇报”起来:“昨天拉了七车土,今天上午三车,下午五车,总共十五车!可以!”他语气坚定,满是对自己提前完工的自豪与满意。

  就这样,我们家的菜园从屋前迁到了屋后。当我再次归家时,新菜园里已栽下茄子苗、番茄苗,还撒上了生菜种子。屋前那三分地的玉米秆也已长到半人高,整整齐齐地挺立着。别看这菜园面积不大,产量却十分惊人,外公外婆二人根本吃不完。而我,就像是他们的“援军”,每次回家,都会满载而归——红苕、豌豆尖、茼蒿、生菜、莴笋、香菜……满满一大包蔬菜,足够我吃上半个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