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三夏时节 稻麦同框
发稿时间:2025-05-28 09:02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麦收插秧“一气呵成”

  三夏时节 稻麦同框

涪城区吴家镇石洞河村开始大规模收割小麦

   绵阳新闻网讯   时令更迭,农事正忙。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时节,也是一年中第一个大忙。在此期间,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晾晒、播种,田间地头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往来穿梭,一幅生生不息的农忙画卷正徐徐展开。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伴着隆隆机械声,涪城区吴家镇石洞河村小麦陆续开始大规模收获,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拨禾、切割、脱粒、粉碎还田一气呵成,将一茬茬饱满的麦穗尽数收入囊中。满仓后,收割机就开到机耕道旁卸粮,麦粒如瀑布般奔涌而下。

  “3台收割机大约6个小时就能完成200多亩地的收割。”种植大户熊朝林说,过去田小块、道路差,农事全靠人力,自从去年田型整改后,小田变大田,平整连片的大田便于农机设备操作,效率更高,节省人工。

江油市永胜镇水稻种植大户正在用机械插秧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旋耕机已“上线”,紧随其后开始作业,铁犁翻起泥土,将刚收割完小麦的土地耕得松软平整,为即将进行的水稻插秧做好准备。石洞河村党委副书记唐明勇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村企合作引进高品质水稻种子,并推进机械化插秧,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另一边,吴家镇五龙村,村民们赤脚踩在泥水里,躬身耕作,手指翻飞间,一株株翠绿的秧苗便整齐地立在水田里。这些秧苗是五龙村为推进水稻三品工程定制的新品种,工厂化培育渠道引进的,具备高产、优质及抗病的特性,相较于传统秧苗显得更为细小。

  据了解,五龙村计划借助优质大米工程,实现每亩产量提升5%至10%的目标,以此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目前,插秧工作正有序展开,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在江油市各乡镇,得益于现代化农机的全面推广,小春大春生产“无缝衔接”,刚刚收割后的田地,一行行、一列列嫩绿的秧苗整齐地被插入田中。

  位于永胜镇的江油市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几台插秧机有序来回穿梭,转眼间,片片水田披上了绿莹莹的“夏装”。

  据介绍,今年永胜镇水稻种植面积3.1万亩,其中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插秧面积约8000亩,包括机械化育秧、插秧,预计水稻亩产700公斤左右。(葛楚涵 记者 王泽宇 尹秦 陈元松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