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一幅现代化工业图景跃然眼前: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作业,特种线缆产品源源不断下线,电子大屏上实时更新的生产数据,生动展现着这家老牌线缆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的新活力。
“这台16头在线连续退火拉丝机是我们的‘明星设备’。”九洲线缆电力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飞指着车间正在运转的设备介绍,“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单根拉丝到16头同时拉丝的跨越,生产效率提升20倍以上,大幅提升了订单交付能力。”
智能机械臂
在安装线缆生产区域,两台长达10余米的智能化设备格外醒目。从绝缘挤出、产品定型到成圈,最后通过智能机器人手臂将成品整齐码放,整个流程一气呵成。“这是我们去年3月引进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刘飞说:“现在整条生产线只需1—2名工人管理,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还提高了50%以上,产品品质也更加稳定。”
在企业的数据管理中心,记者看到,从原材料入厂到订单交付,整个生产流程的实时状态都清晰可见。通过MES系统的深度应用,九洲线缆实现了生产计划智能排产、设备状态实时监控、质量数据全程追溯、物流配送精准调度等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生产体系。刘飞表示,近年来,公司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让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目前,公司正在筹建新的智能产线,预计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九洲线缆通过“智”造升级跑出发展“加速度”仅是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的缩影,根据计划,该区明确7个具体目标、13项重点任务、5条实施路径,统筹引领全域“智改数转”,全覆盖组织数字化诊断,联合华为、移动、联通、电信等“智改数转”服务商完成108户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工作。
短短一年间,京东方高端模组数字产线建设项目、电力电缆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等15个项目纳入2024年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65户企业通过实施“智改数转”项目、使用“小快轻准”解决方案等方式自主实施数字化转型,多个案例成为全国、全省标杆。同时,加快建设科技城制造业“智改数转”融合促进中心、华为(绵阳)“智改数转”赋能中心、360人工智能协同安全产业基地,鼓励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建设数字化智慧标杆园区,打造出代表性“链式”转型典范。
(记者 唐甜 蒋成林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