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四十芳华:是沉淀,更是启航!
——写在绵阳建市40周年之际
发稿时间:2025-05-21 08:36   来源: 绵阳日报

  □新声

  时光如潮,奔涌不息;岁月如歌,激昂奋进。

  在绵阳建市40周年之际,站在时光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往的风雨兼程,展望未来的星辰大海——

  一个城市的荣光,在时代的背影里回响;一个城市的传奇,在岁月的年轮里绽放。

  筚路蓝缕40年,弹指一挥间,却在绵阳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40年,是绵阳综合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40年、是科技创新发展最快的40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40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4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40年……

  这40年,是一部绵阳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创业史。

  ——从率先在全国开展自发性“军转民”探索,以长虹为代表的一批军工企业成功转型,开创全国“军转民”先河;到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战略决策,开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创新,绵阳先后承担了国省赋予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成为西部改革大潮中的一颗明星。

  ——从寄望“推进军民结合、产学研结合,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到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国家多次赋予绵阳科技创新的光荣使命,科技创新已成为绵阳的核心价值和鲜明底色。

  回首来时路,从昔日广袤西部的农业小城,到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再到中国唯一科技城——4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市之初的28.6亿元,到2024年的4344.03亿元,绵阳在西部划出了一条经济高速增长的曲线。

  一个城市的崛起与腾飞,其飞跃的基础是什么?我们又该拿什么许城市一个未来?

  40年征程,绵阳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承载着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在艰难险阻面前毫不退缩,在挑战压力面前沉着应对,全市上下团强奋进、自强争先,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奏响了一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乐章。

  40年发展,绵阳历届市委市政府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时代浪潮中励精图治、锐意进取。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生死考验,面对新冠疫情、非典疫情的严峻挑战,面对数次洪涝旱灾的无情肆虐,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40年奋斗,无数绵阳人一起干一起拼,用认真度过的每一天、踏实干好的每件事,共同铸造了属于这座城市的荣光。

  从物阜民丰的富乐之乡,到电子行业的长虹神话,再到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绵阳人创新实干、艰苦奋斗,建设了一个经济发展、城乡繁荣的物质家园,构建了一个感恩奋进、文化兴盛的精神家园,管护了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生态家园。

  回首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时代,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智能革命的历史节点。

  当前,绵阳正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作为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扎实抓好“四张清单”,在全省率先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成为川渝地区重要增长极和发展动力源。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我们将坚定信仰、铸牢忠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视频连线看望慰问石椅村干部群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我们将向新求质、聚能起势,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让支撑绵阳创新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精心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新时代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四十不惑,是沉淀,更是启航!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实干笃行、奋发有为,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绵阳图景!

  昨天是5月20日,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有着如此璀璨而辉煌的过去,有着如此令人激动而向往的未来,此时此刻,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她说出这句浪漫的——“520”!

  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绵阳建市后3年,《绵阳日报》创刊。此后的岁月,是这张报纸与这座城市相互见证与影响的轮回。

  今日出版的《绵阳日报》,以传媒人特有的视角,为您层层梳理这座城市演进的发展轨迹,以此见证时代变迁、再现时代风貌,昭示一个新的开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