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梓潼
【梓潼】量质齐升 生猪产业华丽转身
发稿时间:2025-05-21 09:1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2025年一季度,梓潼县生猪出栏总量达14.6万头,以1%的同比增速位居全市首位。数据背后,折射出该县加快推动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在生猪稳产保供中实现量质齐升。

  生猪代养场飞昊家庭农场                

  □胡莎莎 宋叶茱 记者 刘晓东 文/图

  ◆缩短周期 提高生猪出栏率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梓潼县玛瑙镇的一家生猪代养场——顺祥家庭农场。这里正进行补栏,只见一辆小猪专用运输车驶入农场前正在进行车身消毒、检测取样等非瘟防控措施。

  “车上装的都是从种猪场运输过来的出生21天的小猪,600余头,均重在6公斤。”据梓潼金驰阳农牧有限公司片区经理文成超介绍,该农场可一次性存栏2400头,年出栏4300头。上批次进了2395头仔猪,出栏肥猪2340头,存活率为97.7%,均重145公斤。“当天进行补栏,空档期正好一个月。”

优化饲料配方

  在另一家生猪代养场——飞昊家庭农场,猪舍中温度恒定、自动投喂、智能控制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只需要1名工人就能轻松搞定日常管理,处处体现了精细化管理。

  出栏现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从猪舍内出来后,在工作人员有序牵引下,经过专门通道装车、称重,然后送往屠宰场进行加工。

  梓潼金驰阳农牧有限公司销售员曹钦告诉记者,这个猪场出栏量在2600头以上,预计销售金额达到550万元,洗消加整改,预计15天可以重新进行补栏。

  “我们点对点联系龙头企业,制定合作代养场补栏、出栏计划,育肥猪达到125公斤后立即制定出栏计划。出栏后督促养殖户及时清圈、维修、消毒,最快可在20天左右再次补栏。”梓潼县农业农村局高级畜牧师王柯权说。

自动投喂

  ◆规模养殖 全产业链闭环发展

  在梓潼,由龙头企业——金驰阳公司带动的生猪代养场有140余栋,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生猪出栏达15万头,实现产值3亿元,带动农户增收4400万元。

  梓潼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近年来,梓潼县依托正大、金驰阳等龙头企业,带动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脱贫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个体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生猪代养,坚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闭环发展,着力提升生猪产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动生猪产业提档升级。

  目前,梓潼已建成规模种猪场10个,共有生猪代养场370栋,其他生猪规模养殖场32个,引进饲料生产企业14家,兽药生产企业8家,屠宰企业6家,基本实现涵盖种猪繁育、代养场、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全产业链闭环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梓潼规模化养殖率达到84.3%,实现生猪全产业链现代化程度全省第一。

生猪出栏

  同时,推广“大型规模养殖场+有机肥厂”市场大循环、“养殖场+沼气池+果园”合作中循环、“适度规模经果园+规模养殖场+沼液灌溉”园场小循环为主的三大循环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34%。

  ◆核心支撑 持续投入提档升级

  据统计,梓潼县一季度生猪出栏14.6万头,同比增长1%,实现一季度畜牧生产开门红。分析数据快速增长的核心支撑点,王柯权表示——

  一是持续加大生猪产业投入。2024年生猪产业总投入超4亿元,其中新建GGP种猪场1个,新建代养场13栋,新增生猪产能3万头。

现代化猪舍

  二是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更新,引进新的品种,优化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缩短生猪养殖周期,生猪出栏率从每年的170%提升到180%,提高10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产能5万头。

  三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适时出栏及时补栏,缩短空栏周期,提高出栏率。空栏周期从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缩短为一个月。

  下一步,梓潼将持续坚持生猪产业绿色发展,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生猪产业,优化生猪良繁体系,强化资源品种优势,实现降本增效,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