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通检测工作人员正在测试产品
绵阳新闻网讯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土壤,肥沃的土壤才能滋养出参天大树。近年来,涪城区俯下身子、真抓实干,化身贴心“服务员”,凭借一系列务实举措和精准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蓬勃发展。
走进四川振通室内检测中心,浓厚的科技氛围扑面而来,检测人员在一台大型压剪机前,对一块长宽近一米的桥梁支座进行桥梁球形转动试验。这些支座作为桥梁的重要构件,它的质量好坏不仅与桥梁结构使用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还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
振通检测作为四川省一家集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检测机构,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公司先后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拥有40余项授权专利、软件着作权,业务涵盖公路、铁路、水利水电、房建市政工程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测等多个领域,参与建设了300多个重点项目。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是我们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始终秉持‘向新而行’的理念。在持续攻克智能化检测监测技术的同时,不断推动业务升级,拓展服务领域,开拓新赛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川振通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义祥向记者介绍道,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就曾一度遭遇技术“卡脖子”难题。关键时刻,涪城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贴心服务,帮助企业成功突围,找到了解决办法。
面对振通检测的创新发展需求,涪城区政府迅速行动,依托“人才十条”政策,发布“揭榜挂帅”全球揽才项目榜单。经过严格评审,振通检测与西南科技大学成功“牵手”,达成合作协议,联合研发隧道便携式多功能全景钻孔成像系统及装备。目前,该产品已投入使用,并成功入选中国公路学会2024年全国公路隧道“四新技术”重点推广名单。
近年来,涪城区始终聚焦市场主体需求,积极倾听民营企业的心声。围绕企业最关注的融资、人才、创新等核心问题,相继出台“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科创十条”“园区十条”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涪城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玲表示,接下来,涪城区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主体培育,深入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有计划地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同时,积极畅通“股、债、贷”融资渠道,着力破解轻资产企业的资金难题。搭建更多对接平台,探索建立技术经理人制度,打通技术转移转化专业通道,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携手开展技术攻关,全力攻克企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依托孵化平台,构建一站式孵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精准服务。持续开展“揭榜挂帅”全球揽才项目,不断提升科技服务的精准供给水平,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何芸倩 记者 尹秦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