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三台(杨丽 摄)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人才振兴是重中之重。怎样才能吸引人才,特别是“头雁”人才,带领一方百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地都在积极探索。
去年6月以来,三台县一鼓作气在全县设立3个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对公开招募的一批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开展系统培训,在为期1年半的时间内,计划举办13-14期培训班、培训约200名学员,进而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带动乡村发展。
金石镇海棠村“头雁”培育工作室学员利用坝坝会为群众宣讲安全生产知识
开展“头雁”培训 学员收获多多
近日,在三台县八洞镇书房村,乡村振兴“头雁”工作室第五期培训班5名学员正聚精会神聆听镇党委副书记程鹏讲党课。
“办培训班的出发点是为了把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养出来,让他们快速成长,能胜任村‘两委’的工作。”程鹏说,“学员都是农村的致富带头人,在为期1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对学员进行党性培养,学习政策理论,传授老支书的经验,让学员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据了解,该培训班学员都是全脱产,吃住在村里,从而能心无旁骛地认真学习,他们除了理论知识培训以外,还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实践。
书房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彭小辉说:“学员都是各乡镇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对他们进行培训,就是让他们融入到村里日常工作中。比如,老百姓需要调解纠纷,村干部就要带他们到现场参与处理,培养他们与群众的沟通协调能力;逢场天,村里交通拥堵,村干部也要带他们到现场学习怎样维护秩序。”
一张日程满满的课程表为学员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这既有党纪学习教育、如何当致富带头人、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等理论教学,也有参与群众工作、移风易俗、应急处突等村级事务性工作或岗位实训,与此同时,还有座谈交流、现场参观、劳动体验等。
“我参加了培训,跟着村干部进行卫生、安全检查,才晓得村干部每天都在忙上忙下。”学员蒋翻是个养了40多头肉牛的致富带头人,她说,“前段时间我看到村里发了参加培训的通知,就报了名,想来学习一下村里日常运行和服务群众的一些实践方法。我的体会是,一名村干部,不管啥子鸡毛蒜皮的事,都要一心想着老百姓,为他们解决好问题。”
像书房村这样的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在该县立新镇高棚村也有,培训模式都是一个模板。只不过高棚村是一个蔬菜专业村,培训内容增加了蔬菜特色。
“现在,全村种有上海青、小白菜、菜心、芥菜,共计2400亩。那么,如何销售就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我们的培训就增加了让学员扮演销售技术员的实训岗位。”高棚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崔兴江说,“由村干部每日下午6点过带领学员到田间地头,让他们观摩、学习、体验如何在菜贩与菜农之间搭建桥梁,把蔬菜快速地销售出去。”
高棚村参训学员霍永强说:“我今天就协助高棚村干部解决一个村民申请补助的问题,还向镇上报了相关材料。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头雁’培训,感觉理论学习课程很扎实,同时学习了村里日常事务的处理方法,非常充实。”
立新镇高棚村“头雁”培育工作室学员体验小白菜收割
优中选优参训 及时补缺使用
“今年下半年,县里将启动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很多村‘两委’中年龄偏大的将进行到龄调整,不再任职,急需一批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替补。”三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宋荣军介绍,三台县去年6月出台《三台县全面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方案》,并在三台县立新镇高棚村、金石镇海棠村、八洞镇书房村等3个“明星村”各设立1个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拟在1年半时间内,举办13-14期培训(每期共15名学员),系统培养200名能挑大梁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人才。
此后,三台县鲜明提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广撒“英雄帖”——一张张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招募公告广为散发、一场场回引宣讲座谈会相继召开,呼唤在外打拼的游子、本地有志之士以及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加入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蓄水池”,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最终,全县462个村(社区)共吸引数千名热爱农村、具有较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本乡本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等优秀人才踊跃报名,经乡镇考察推荐、县级资格联审、县委研究确定等重重环节,924名人才脱颖而出,纳入全县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养计划。
每个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都配备强大的师资团队,由村党委书记(村党总支书记)担任主要老师,村常职干部为实训老师,并聘请镇班子成员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等县级有关部门领导或业务骨干为老师。
宋荣军介绍:“目前已举办5期,学员都是全脱产,吃住在村里,还有补助。每期课程有一个总体培训框架,然后再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微调,课程涉及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内容,同时,还科学设置了学员实训岗位。”
据介绍,以八洞镇书房村的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结合书房村实际,设置村组织员、产业发展助理、事务员、财务员、环卫员5个实训岗位。采取“周轮换、周小结、月总结”方式,每周调整1次跟班学员实训岗位,每周开展1次学习心得交流,月底开展1次总结。除集中授课及交流学习外,各学员还由对应岗位村常职干部或乡镇业务骨干一对一、手把手开展教学,确保每名学员培训期间全覆盖轮岗学习,全方位掌握村级各项事务,全面参与村级各项工作。
然而,踊跃报名参训的达924名学员,而培训名额仅200名。怎么办?宋荣军表示,“从报名的人员中,县委组织部先摸排一次,优中选优,精心培养,大胆使用。要优先考虑有意愿在村里发展的、马上要委以重任的人才参训,当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参训学员中选拔使用;另外的人才就在县级部门开设项目参与岗、在乡镇开设跟班学习岗、在村党组织开设助理岗等,按照人岗相适原则,为每名后备力量安排1个或多个锻炼岗位。”(周金泉 刘玉明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