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曾太 李春梅 文宇
近日,绵阳“新春第一会”——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推进大会召开。大会明确要扎实抓好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建圈强链等八大行动,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谋篇布局。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南翼骨干支撑,三台县委书记曾建军表示,三台县将坚决扛起大县担当,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统筹,深入落实《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产业、项目、开放、创新、民生五大领域攻坚突破,为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三台力量。
三台素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幅员面积2659.7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底,拥有市场主体7.3万余户,其中企业主体1.6万余户,蕴含了强大的产业潜力。
在产业发展上,三台将把作为农业大县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继续保持生猪、粮食、油料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补齐工业短板,做强纺织鞋服产业,做优健康食品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上探索新的项目;在文旅发展上,把文旅产业作为三台的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现有资源要素,打造成渝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硬支撑”,是经济增长的“强引擎”。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不仅能完善基础设施,更能激活发展活力,夯实城市腾飞的根基。抓好项目建设,第一个层面要把目前各类在建的项目尽快建成投用;第二个层面按照“必须要干早晚要干,符合三台实际的原则”,做好一大批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的策划和包装;第三个层面要继续做好产业项目的招引,为三台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对外开放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泵”,能引入资源、拓展市场、促进交流,赋予城市广阔视野,助其蓬勃发展。抓好对外开放,要学习先进地区、发达地区的做法,要对外讲好三台故事,要抓好对上争取。
创新发展是驱动产业升级、激发人才汇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杀手锏”,为城市的长远繁荣提供保障。抓好创新发展,创新是解决三台发展的出路问题,一方面在工作体制机制上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抓好微网实格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科技+人防”双轮驱动,实现对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工作一头连着百姓冷暖,一头系着城市未来。三台是人口大县,老百姓对民生工作的个体感知与诉求越来越多元化,要集中精力抓好教育、卫生等公服设施建设,解决好安全饮水、农村道路补短等问题。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