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塔吊林立,机械声此起彼伏,工人与车辆忙碌地穿梭其中……2月17日,在游仙区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现场,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景象。
“截至目前,105、108、110保障中心等配套用房已经完成主体封顶。101、102、103等重点建筑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每天现场施工作业人员300余人,配置了7台大型施工车辆进行吊装作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韩磊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是绵阳市重点项目,总占地面积14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2000平方米,新增及利旧工艺设备及软件1000余台(套),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3.48亿元。园区内规划建有研发及转化应用中心、智能装备制造中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全流程自动化生产能力和全自动产业链条。
“2月是项目建设高峰期,将持续到4月中上旬。”韩磊告诉记者,“为保障项目的进度,进一步优化施工工序,分区进行流水施工,针对许多工序进行穿插作业,提高施工作业效率。预计10月完成建设任务,年内完成设备搬迁并投产使用。”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近年来,游仙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上,将人工智能作为“一号创新工程”,聚焦智能机器人生产、零部件制造、软件平台、整机应用、系统集成,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中国兵器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紧紧围绕智能装备、无人装备等特种产品成果转化目标,提升生产加工,集成制造和装备调试能力。”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副总指挥胡治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无人装备600台(套)、智能装备1800台(套)、智能传感器200万只,年产值在20亿以上的现代化高科技工业园区,影响并带动绵阳和游仙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梁霭彬 记者 周钰 李媛媛)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