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迎来最美红叶季。这里的红叶彩林与远处银装素裹的雪山交相辉映,独特的“红叶+雪山”组合吸引着八方访客。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当地以自然科普、森林探索为核心的研学体验正在崛起,成为红叶经济的新增长点,让平武王朗的秋日魅力持续发酵。

走进王朗片区的白沙沟流石滩,只见成片的四川红杉褪去绿装,换上金黄衣裳,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这些四川红杉是王朗红叶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天翠绿欲滴,秋天金黄耀眼,看似枝叶刚劲,触摸起来却十分柔软。”自然导赏员杨冬学手指着被流石半埋的四川红杉介绍道:“这些树木即便被汛期冲来的流石掩埋,依然能顽强生长,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智慧。”

作为访客研学体验的引导者,杨冬学凭借专业的知识储备,将原始森林变成了生动的自然课堂,让访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生态奥秘。随着红叶季的持续火爆,像杨冬学这样的自然导赏员供不应求,收入也相当可观。

“这里的风光相当漂亮,也很原始,又有雪山又有彩林,相当巴适。”来自成都的访客高小莉说,她此次出行不仅欣赏了美景,更参与了自然研学活动,“通过导赏员的讲解,我们认识了很多珍稀植物,了解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书本上学到的更深刻。”

独特的景观与丰富的研学内容,让王朗成为家庭游、亲子游的热门选择。访客们在赏红叶、观雪山的同时,沉浸式感受自然魅力,收获科普知识。

红叶经济的火爆,离不开精准的宣传推广与业态布局。四川熊猫故乡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江涛介绍,红叶季期间,公司通过小程序、抖音、携程等平台全方位推广,吸引了大量访客前来打卡观光。
数据显示,10月份公司营业收入200余万元,同比增长70%;周边3个村寨的民宿产业也提前进入旺季,实现收入700余万元,同比增长60%。

依托红叶热度,企业正进一步挖掘森林资源潜力,规划森林疗愈、自然科普研学等新业态,让访客在体验多样化项目的同时,提升生态保护意识与科普知识储备。

据了解,王朗片区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当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文旅优势,以红叶季为契机,不断完善研学基础设施,打造专业化研学课程体系。从植物识别、生态观察到野外生存技能培训,多样化的研学项目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让红叶经济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深度体验游延伸。

当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还将继续深耕“红叶+研学”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研学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访客在领略“红叶映雪山”独特美景的同时,感受自然科普的魅力,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让红叶经济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记者:任露潇,刘曾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