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稿时间:2025-10-24 09:22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打造一场市民与游客共享的文旅盛会

  “1+2”活动

  “1”为一个会议

  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

  “2”为一个展示和一系列配套活动

  举办“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

  举办“安逸四川·绵阳之夜”国际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后续开展系列文旅招商活动和国际旅行商线路考察活动

  绵阳新闻网讯   10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于10月29日在绵阳市召开,同期还将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打造一场市民、游客共享的文旅盛会。

  此次大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叫响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奋力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此次大会有何亮点?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苟小莉介绍,此次大会精心策划“1+2”活动,即“1”为一个会议,“2”为一个展示和一系列配套活动。

  一个会议即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于10月29日上午10:00在绵阳市梓潼县召开。会上将情景式推介“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推介四川文旅投资环境和发布投资新机遇,举行文旅重大投资项目集中签约等。

  一个展示为举办“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大会期间,将举办文旅融合主题展,全面展示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阶段性成果。

  一系列配套活动包括在10月28日晚将举办“安逸四川·绵阳之夜”国际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后续还将开展系列文旅招商活动和国际旅行商线路考察活动。

  此外,此次大会还将邀请文化界名人,通过“锦绣山河 泼墨为卷”“百业交融 共筑天府”“四方烟火 安逸入画”“万千气象 相约四川”四个篇章,宣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向全球推介四川文旅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亮点、新成果。同时,以文会友、以旅为媒,对接一批项目,促成一批项目,签约一批项目,把四川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迎接此次大会,绵阳做了哪些准备?

  会上,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昊介绍,一是筑牢基础保障,营造一流办会环境。设施提升上,系统实施城市功能完善、景区配套升级、道路交通优化等30个重点项目,特别对两弹城主场馆进行智慧化改造。服务优化上,统筹梓潼县23家酒店、1700余间客房资源,建立“一对一”专属接待机制,并对志愿者、酒店及交通服务人员开展系统化培训,确保服务响应迅速、流程规范、体验温馨。安全保障上,构建了公安、卫健、应急、市监等多部门协同的“大安保”体系,围绕食品、交通、消防等重点环节制定专项预案,确保大会全程平稳有序、万无一失。

  二是做精特色活动,展现绵阳文旅魅力。文化体验上,大会期间将推出一系列文旅商务促消费活动,让嘉宾深度感受绵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业态展示上,设置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展区,重点呈现文博旅游、红色旅游、生态康养、科技研学、农文旅融合等新业态。区域协作上,绵阳联合阿坝州启动“九绵黄金道”共建计划,携手打造大九寨世界级旅游环线,将成为本次大会推动全省文旅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亮点呈现。

  三是创新宣传推广,塑造绵阳文旅品牌。品牌打造上,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省级品牌为统领,重点塑造“‘青’睐绵阳”城市文旅品牌,推出涵盖运动、科技、潮玩等场景活动,塑造绵阳年轻、活力、时尚的文旅新形象。形象传播上,在大会前夜于梓潼县状元第街区举办“安逸四川·绵阳之夜”国际文旅宣传推广活动,通过17个融合科技与艺术的文艺节目,生动演绎四川“天府之国、安逸四川、熊猫家园、古蜀文明”四大名片。同时,会前将集中发布绵阳文旅宣传片《这座城,最李白》。媒体联动上,策划中英文海外推广、新媒体话题挑战、踩线考察等线上线下活动,通过央省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平台、网络直播等渠道进行全域传播,讲好绵阳故事、传播四川声音。

  省文化和旅游厅总规划师肖婷,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璐,梓潼县委书记、县长黄建出席此次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发布会吸引21家央省级主流媒体、境外媒体、行业媒体等40名记者到场报道。中新社、人民网、消费日报、中国旅游报、封面新闻等媒体记者,就关心的问题提问。(记者 周钰 李春梅 刘曾太 陈冬冬)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